9月4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2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下跌。美聯儲積極加息的前景加劇宏觀經濟擔憂,美元匯率創下20年新高,投資者風險厭惡情緒占據上風;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經濟增長放慢可能影響到中國需求前景,而南美新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繼續對油籽市場構成壓力。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4.205美元/蒲,比一周前下跌2.8%。9月船期的美國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6.155美元,比一周前下跌1.3%。Euronext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612.75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2.6%。芝加哥12月豆油期貨報每磅66.25美分,比一周前下跌0.9%;洲際交易所(ICE)的11月油菜籽報收817.1加元/噸,比一周前下跌4.5%;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97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下跌4.3%。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5,828元/噸,比一周前下跌1.7%。
本周國際原油期貨重挫,因為美聯儲等央行激進加息的前景令人擔心全球經濟增長以及能源需求放慢。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10月合約報收86.87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6.7%。全球基準11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報93.02美元/桶,比一周前下跌7.9%。
周五ICE美元指數報收109.51點,比一周前上漲0.7%,這也是連續第三周上漲。
加息鼓點密集,美歐央行鷹派貨幣政策促使全球市場重估
回顧過去一周全球市場,加息預期再次增強,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美元創下20年新高,成為主導全球金融以及大宗商品的主要宏觀面風險因素。自從8月2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的全球央行行長研討會上表示,央行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將利率保持高位以應對根深蒂固的高通脹以來,美元一直高位運行。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可能面臨經濟增長緩慢和失業率上升的痛苦時期。這一鷹派言論導致全球市場為美聯儲更為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定價。
周五(9月2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8月份招聘速度超過預期,但是薪資增長放緩,失業率走高,勞動力市場可能降溫的跡象,為美聯儲本月加息提供一些回旋余地。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期美聯儲議將在9月21日加息75基點的幾率為58%,低于周四預期的75%;預計加息50個基點的幾率為42%,高于周四的25%。高盛和美銀均預期美聯儲將在9月份連續第三次加息75基點。
下周歐洲央行將召開會議,投資者估計將史無前例地加息75個基點,明年歐洲存款利率將達到2.25%,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歐盟8月份通脹數據高達創紀錄的9.1%,德國通脹率創下近50年新高。高盛預計明年英國通脹率高達22%。隨著周五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無限期停止北溪-1號管道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洲天然氣危機愈演愈烈,能源配給迫在眉睫。和深陷經濟衰退陰影的歐洲相比,美國經濟前景更好一些,這也推動資金流入美元避險,提振美元匯率高企。
8月份全球市場大跌,流動性下降驅動資產價值下跌
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經濟衰退風險加劇,8月份全球所有主要資產價格,從股票到債券以及大宗商品,出現了罕見的全面下跌。其中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跌幅高達3.9%,國債下跌2.2%,標普500指數下跌4.2%。Aberdeen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詹姆斯·阿瑟表示,賺錢的唯一路徑就是空倉或者做空,因為未來增長前景正在惡化,風險資產仍未實現(對風險)完全定價,未來走勢可能疲軟。8月份資產價格的疲態和7月份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市場期待著美聯儲放松貨幣收緊政策,一些機構預期2023年初可能降息,這推動7月份全球股市和債市資產增值4萬億美元。但是隨后美聯儲官員的一系列鷹派言論粉碎了反彈預期。考慮到幾乎所有市場都在被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及對經濟的影響所驅動,現在不同資產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連長期以來一直相對走勢獨立于金融市場,更多以供需報告和氣象預報作為指引的芝加哥農產品也難逃宏觀魔掌,人們人都在變成宏觀交易員,巴克萊銀行跟蹤的跨資產相關性指標也接近17年來最高點。股債雙殺已成為2022年的一個標志,而在最新這一輪拋售中,大宗商品也加入拋售行列,成為這輪下跌的最突出特點;這也和一季度走勢形成鮮明反差,當時(在美聯儲3月份開啟加息周期之前),大宗商品一直是再通脹交易的寵兒。8月份國際原油創下11月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黃金連續第五個月下跌,這是四年來最長的連跌紀錄。
咨詢機構Derain Inc分析師Susan Jeanette表示,市場看起來正在復制2020年以來超級量化寬松政策所引發商品牛市的反面。如果說2020年以來美國流動性泛濫催生大宗商品的再通脹牛市,那么今年3月份以來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所引發的流動性收緊,正在形成背刺牛市,致使所有資產類別重心下移的核心邏輯。高盛數據顯示,共同基金在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快速度增加現金持有量,而對沖基金的股票風險敞口位于兩年來的低點。考慮到全球大多數主要央行未來6到12個月里將繼續通過加息和量化緊縮來收緊貨幣政策,投資者購買金融資產的動力將會受到嚴重制約。
與此同時,全球地緣政治危機正在演變和升級。如果說俄烏沖突是多年來北約不斷東擴所帶來的必然后果,導致全球能源和谷物市場遭受嚴重沖擊;那么現在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毫無掩飾的試圖復制這一危機,扼殺所謂系統性對手的發展。瑞士信貸Zoltan Pozsar署期8月24日的研報《戰爭與工業政策》對全球地緣政治形勢有深入分析。
天氣不確定性以及需求剛性意味著農產品仍有可能走出脈沖式上漲行情
我們在年初的展望報告以及8月15日的報告確認:美國以及其他主要央行的加息政策令世界經濟增長受制,流動性縮減以及經濟滯脹風險意味著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傾向于下行風險。但是農場品市場自身的特點(如需求相對剛性以及天氣風險)預示著在宏觀不確定性塵埃落定的前提下,農產品市場完全有可能走出獨立行情,在天氣(如拉尼娜)以及供應風險(化肥以及戰爭影響播種決定)等催化劑作用下走出脈沖式行情。
世界氣象組織8月底預測未來六個月里可能繼續出現拉尼娜現象,這也將是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這種天氣往往給巴西南部以及阿根廷帶來干旱炎熱天氣,并導致澳洲和東南亞降雨偏多,這也為基金炒作天氣題材埋下了伏筆,成為未來幾個月的關鍵變數。
美國大豆即將迎來收獲季節,產量前景依然不明朗
9月份標志著美國大豆市場年度度結束,2022/23年度的開始。從往年的收獲進度來看,美國農戶可能從本月中旬開始收獲大豆。
上周五收盤后美國職業農場主公司(ProFarmer)發布的考察結果顯示,2022年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45.35億蒲,略高于美國農業部8月預測的45.31億蒲;大豆單產預計為51.7蒲/英畝,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期的51.9。周一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28日,大豆優良率為57%,與上周持平;作為對比,分析師們預計大豆優良率降低1個百分點。大豆落葉率4%,去年同期8%,五年均值7%。報告顯示玉米種植帶地區的作物受益于近期降雨,狀況有所改善,其中衣阿華州大豆優良率為63%,一周前62%。密蘇里州優良率54%,比一周前提高3%。但是伊利諾伊州大豆優良率比一周前下滑2%,為66%。
從中到三角洲地區的許多種植戶所反饋的信息看,農戶們對今年的大豆產量前景感到不確定。內布拉斯加州東部農戶表示,收割工作可能在兩周內開始,但是由于長期干旱,他對大豆產量的期望值很低。衣阿華東南部的農戶說,盡管8月份有一段炎熱、干燥的天氣,但是今年產量預計仍然達到不錯的水平,因為8月下旬的降雨可能對大豆幫助很大。密蘇里的農戶說大豆作物有點令人擔憂,很多豆子都有四英尺高,這并不意味著高產。明尼蘇達州中南部的農戶說,降水過多可能導致收獲期推遲兩周左右。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布拉德·伯依勒是阿肯色州農戶,他的大豆從及時降雨中受益。
巴西即將開始播種新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巴西農戶將于本月中旬開始種植2022/23年度大豆,對南美大豆產量的樂觀預期也在對大豆期貨構成潛在壓力。盡管成本提高,收益將低于上年,但是大豆種植收益高于玉米,將鼓勵巴西農戶連續第16年擴大播種面積。StoneX公司預計巴西2022/23年度大豆產量將達到1.536億噸,比上月首次預測值高出100多萬噸。由于大豆增產,大豆出口量可能達到1億噸。Datagro預測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518億噸,同比增長20%。Datagro預計2022/23年度大豆播種面積達到創紀錄的4300萬公頃,同比增長3%。如果天氣有利,增幅可能達到6%。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預計2022/23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51億噸,比上年因干旱減產的水平1.266億噸提高19.3%。ABIOVE預計2022/23年度巴西大豆播種面積增至4200萬公頃,高于2021/22年度的4090萬公頃。不過市場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因為拉尼娜現象可能連續第三年出現,影響巴西南部地區的降雨。上年巴西南部的干旱導致大豆減產。
中國買家近期買入更多美國和巴西大豆
過去一周中國加緊采購美國和南美大豆,以便在消費旺季到來前重建庫存。消息人士稱過去兩周中國至少訂購了40船大豆,大部分為9月到10月份裝船,還有一些是明年裝船,產地來自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這反映出中國大豆加工利潤有所改善,以及油廠趕在中秋和國慶雙節前補充庫存。今年上半年中國大豆采購放緩,因為壓榨利潤出現虧損,導致遠期部位的覆蓋率不足,促使買家利用近期價格回落的機會補充庫存。目前美國大豆價格最便宜。但是考慮到今年可能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所以買家希望避免重蹈去年覆轍,去年這個時候市場也是期待巴西大豆豐產,但是拉尼娜相關的天氣導致巴西南部出現嚴重干旱,導致大豆嚴重減產。
本周美國農業部沒有發布出口銷售收報,可能要到兩周后才會恢復。
從單日出口銷售看,周四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39.6萬噸大豆,周二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6.4萬噸大豆;周三報告對中國銷售16.7萬噸大豆,均在始于周四的2022/3年度交貨。
阿根廷將8月16日到期的12.5%生物柴油摻混率延長60天
阿根廷政府將原定8月16日到期的12.5%生物柴油混合率延長了60天,以減輕進口柴油價格的影響,節省外匯支出。今年6月時,阿根廷政府決定將生物柴油的強制摻混要求從5%永久提高到7.5%。此外,政府還決定在兩個月內將摻混率額外增加5%。
今年阿根廷國內通脹率可能超過90%,比索匯率持續貶值,這使得農戶將大豆等出口作物視為抵御貨幣貶值以及通脹的硬通貨,大豆成本高企以及供應降低,導致阿根廷大豆壓榨利潤下滑,企業開工率降低,影響到豆油和豆粕的出口供應。政府提高摻混率,將會進一步導致阿根廷豆油出口供應受到擠壓。
阿根廷政府考慮為大豆出口提供外匯激勵,以提高外匯儲備
阿根廷政府正在考慮在9月份向大豆出口商提供特殊的臨時匯率,以提高央行的外匯儲備。阿根廷油籽壓榨和出口商會(CIARA-CEC)向其會員發送的一份通知稱,政府正在評估在9月份實施一項特殊的外匯結算方案。
阿根廷政府可能為大豆及制成品出口商提供1美元兌200比索的匯率,遠遠高于目前1美元兌138.7比索的官方匯率。CIARA-CEC表示,政府希望通過這一措施帶來50億美元的收入。但是知情人士稱,雖然該措施可能會鼓勵出口銷售,但是政府的收入預測過于樂觀。之前阿根廷政府就宣布過一項“大豆美元”措施,但是因為操作復雜,所以參與者寥寥。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油菜籽產量前景樂觀
加拿大統計局8月29日稱,基于衛星圖像和農業氣候數據的產量模型顯示2022年加拿大的小麥、油菜籽、大豆和玉米產量將會大幅增加,主要因為加拿大的生長條件改善。2022年油菜籽產量預計將同比增長41.7%,達到1950萬噸,因為單產同比提高47.8%,達到每英畝40.5蒲。作為對比,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AAFC)上周維持油菜籽產量預測值不變,仍為1840萬噸,比2021/22年度的1259.5萬噸增加46.1%。
歐盟和澳大利亞的油菜籽生產形勢同樣向好。歐盟委員會上周將2022/23年度歐盟油菜籽產量預測從上月的1800萬噸上調到1880萬噸,將比上年增加10.6%,也將是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遠高于美國農業部預測的1795萬噸。歐盟作物監測機構MARS近來將油菜籽單產從個月預測的3.13噸/公頃提高到3.15噸/公頃,比五年均值高出2.4%。澳大利亞油籽聯盟(AOF)8月1日發布的報告稱,澳洲油菜籽播種面積將會超過340萬公頃,因為油菜籽價格飆升促使農戶改種油菜籽,產量有望連續三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