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16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上漲,主要因為北美油籽(美國大豆以及加拿大油菜籽)產量下調引發基金空頭回補。但是美國大豆收割工作即將全面展開;阿根廷政府出臺優惠匯率促使農戶加快大豆銷售步伐;南美即將開始播種大豆,產量前景樂觀;投資者為美聯儲下周大規模加息做準備,對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商品需求削弱的擔憂加劇,制約油籽價格的漲幅。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14.48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2.6%。9月船期美國1號黃大豆現貨平均報價為每蒲16.41美元(每噸589.6美元),比一周前上漲2.3%。Euronext交易所11月油菜籽期約報收577.25歐元/噸,比一周前下跌3.4%。芝加哥12月豆油期貨報每磅65.96美分,比一周前上漲1.8%;洲際交易所(ICE)的11月油菜籽報收792.5加元/噸,比一周前上漲2.8%;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現貨報價為每噸578美元(含33%出口稅),比一周前下跌0.69%。周五大連商品交易所2022年11月大豆期約報收5,891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6%。ICE的美元指數報收109.506,比一周前上漲0.5%。
美國通脹見頂預期落空,強化美聯儲加息預期,全球經濟面臨滯漲威脅
美國勞工部9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繼7月份持平后,8月份CPI環比上漲0.1%,雖然這一增幅看起來很小,但是卻令市場對美國通脹見頂的預期落空,報告出臺前經濟學家們曾預測CPI環比下降0.1%,因為汽油價格已經連續數周下跌。不過食品成本上漲推動CPI走高。8月份美國食品成本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13.5%。
8月份的CPI同比上漲8.3%,高于7月份的8.1%。數據發布后,美國股市應聲大跌,美元匯率飆升,表明市場篤定美聯儲將會繼續大幅加息75基點甚至100基點,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感到擔憂,風險厭惡情緒占據上風。CME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大多數市場參與者預計美聯儲下周將加息75個基點,加息100個基點的幾率為16%。
周四世界銀行發布標題為《全球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的主題報告,警告主要央行共同加息可能在2023年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這份49頁的報告指出,盡管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許多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已經上升到數十年來的高點。為了阻止持續的高通脹帶來的風險,各國央行以“五十年來從未見過的同步性”提高利率,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風險的急劇重新定價,并導致2023年全球衰退,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長期增長前景將面臨嚴重沖擊。世行在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下周舉行貨幣政策會議之前發出以上警告。市場普遍預期這兩家央行將大幅加息。
周五高盛經濟學家發布研報,預計202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零增長,和早先預期持平;2023年美國GDP預計增長1.1%,低于之前預測的1.5%。過去兩周里高盛將聯邦基金利率預測提高了75個基點,預計2022年底的利率達到4%至4.25%。利率提高加上金融條件收緊,意味著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前景變差。
美國大豆產量大幅下調令人措手不及
美國農業部在9月12日出臺的供需報告中對美國大豆單產下調的幅度超過分析師的預期,提振芝加哥大豆期貨當日大漲逾5%,創下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大豆單產為每英畝50.5蒲,低于上月預測的每英畝51.9蒲,也低于分析師預測的每英畝51.5蒲,這主要是因為8月份種植帶天氣炎熱干燥。考慮到大豆優良率和去年同期類似,大豆單產大幅降低和可能和豆莢數量同比降低有關。此外,美國農業部通常10月份才會對種植面積進行修訂,但是本月根據農戶調查將大豆面積調低了57萬英畝,至8750萬英畝。美國農業部預計2022/23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43.78億蒲,較8月份預測值調低了1.53億蒲,而分析師們平均預期產量下調0.35億蒲。由于產量調低,壓榨和出口預估分別下調2000萬和7000萬蒲,期末庫存下調4500萬蒲至2億蒲,同比減少16.7%,將是七年來的最低水平。
2022/2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下調303萬噸,原因是美國大豆產量降幅超過加拿大和烏克蘭的產量增幅。阿根廷大豆出口上調40萬噸,至470萬噸。中國大豆進口下調100萬噸,至9700萬噸。2022/2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計為9822萬噸,較上月調低了249萬噸,不過仍比2021/22年度高出920萬噸。
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數據偏低
2022/23年度美國大豆庫存用量比只有4.31%,低于上年已經偏緊的5.10%,也是9年來的最低值,不到過去五年均值的一半,也是1980年代以來的第三個低點。
全球大豆庫存用量比為15.35%,高于上年的14.80%,但是低于過去五年均值16.33%。2022/23年度南美大豆供應預期恢復性增長,大豆庫存用量比預計提高到20.63%,高于上年度18.87%,但是也低于五年均值21.53%。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目前南美大豆播種剛剛開始,考慮到今年年底將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南美產量依然面臨天氣風險,這預示著大豆價格可能需要保留風險升水。
加拿大油菜籽產量低于業內預期
加拿大統計局周三發布的報告顯示,基于截至8月份的衛星圖像和天氣數據,2022/23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910萬噸,低于上月預測的1950萬噸,也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990萬噸,仍遠遠高于上年的1380萬噸。
美國大豆評級下滑,收獲工作即將展開
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9月11日,美國大豆優良率為56%,比一周前降低1%,也低于去年同期的57%。落葉率22%,去年同期35%,五年均值28%。周五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的氣象報告顯示,周五玉米種植帶出現一些降雨,但是對于作物來說已經來得太晚,無法惠及成熟的玉米和大豆。南部和東部玉米帶的天氣溫暖干燥,有助于推動夏季作物成熟以及收獲工作開始。
阿根廷大豆銷售加快,中國加快買入南美大豆
自阿根廷經濟部長塞爾吉奧·馬薩9月4日宣布9月份大豆農戶和出口商可以按照1美元兌換200比索的優惠匯率結算大豆銷售收入后,阿根廷農戶大量拋售大豆。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數據顯示,9月5日到13日期間阿根廷農戶銷售668萬噸大豆,相當于2021/22年度大豆產量4400萬噸的15.2%。此前阿根廷農戶一直惜售大豆,因為國內通脹高企,比索持續貶值,促使農戶將大豆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硬通貨。阿根廷農業部長胡安·何塞·巴伊洛表示,本月實施的優惠匯率只是一項臨時措施,不會延長。
周五媒體報道稱,本周中國買家訂購了10船阿根廷大豆。前一周買入20船。分析師表示,阿根廷大豆價格目前非常有吸引力。阿根廷一家貿易公司稱,由于亞洲的大豆加工利潤率提高,以及北美大豆供應推遲,目前阿根廷對中國的大豆銷售正在上升。
美國農業部恢復發布周度出口銷售報告
在技術原因導致大豆出口銷售報告中斷發布四周后,本周美國農業部恢復發布周度出口銷售數據,截至9月8日的一周,美國2022/23年度大豆凈銷售量為84萬噸,低于前一周的147萬噸;此外,2023/24年度交貨的銷售量為3萬噸。
美國農業部周四還補發了截至8月18日,25日以及9月1日當周的出口銷售數據。
截至8月25日的兩周,美國銷售22.29萬噸2021/22年度大豆以及344.44萬噸2022/23年度大豆;截至9月1日當周,銷售146.81萬噸2022/23年度大豆;截至9月8日當周,銷售84.3萬噸2022/23年度大豆,以及3萬噸2023/24年度大豆。因此,截至9月8日的四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達到600.84萬噸。
迄今為止,2022/23年度美國大豆出口銷售總量(包括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總量)達到2528.1萬噸,比上年同期的2228.95萬噸增加13.4%,創下2020年以來的歷史同期第二高點;其中對中國(大陸)的銷售總量為1317萬噸,同比提高27.1%。
截至9月8日的美國大豆銷售總量相當于美國農業部全年出口預測目標的45%,而去年同期的銷售進度為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