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聚焦美聯儲議息會議,對大宗商品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2-09-19
    摘要:

    歐美央行正進行的“加息競賽”,會造成市場流動性突然減少,大宗商品價格面臨下跌趨勢。

    期貨日報

    隨著漲幅超預期的美國8月CPI數據出爐,市場對于美聯儲非暴力加息的幻想徹底破滅。一夜之間,市場討論焦點從“50或75個基點”升級成“75或100個基點”。

    高盛在過去兩周將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上調了75個基點,現在預期FOMC將在9月加息75個基點(之前預測為50個基點),11月加息50個基點,12月加息50個基點,2022年底最終利率將升至4%—4.25%。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也認為,最新CPI數據摧毀了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希望,令本周美聯儲會議至少加息75個基點穩了,未來幾個月繼續大幅加息的前景也升溫。

    野村則成為首個喊出“100基點加息”的大行。野村分析師們認為,美國8月CPI報告表明一系列上行通脹風險可能正在成為現實,這涉及廣泛的商品和服務:“我們認為越來越明顯的是,需要采取更積極的加息路徑來對抗因勞動力市場過熱、工資增長不可持續和通脹預期上升而導致的日益根深蒂固的通脹。”

    與此同時,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也支持加息100基點。薩默斯表示,CPI報告證實了美國存在嚴重的通脹問題,如果利率不接近4%,通脹問題無法得到解決。

    中金卻認為,盡管美國通脹數據公布后市場出現了9月加息100個基點的討論,這種想法有一定道理,但還不成熟,還需要其他更強、更有說服力的數據來支撐。

    中國國際期貨高級研究員湯林閩表示,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前,由于美國8月CPI漲幅意外高于預期,且核心CPI環比漲幅幾乎擴大至前值兩倍,令市場對美聯儲在本次議息會議上更加激進加息的預期大幅增加,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消失殆盡,加息100個基點的預期重現江湖并占據了不低的比例。之后,隨著市場情緒的逐漸穩定,加息100個基點的預期也隨之降溫,目前市場預期已經基本平衡在加息75個基點的狀態。

    湯林閩表示,如果此次會議加息100個基點甚至更多,就意味著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年內幾乎必然突破“4”區間。聯邦基金利率突破“4”,將會對美國經濟活動,比如投資、消費等,形成與惡性通脹類似的影響,這不僅會加速美國經濟衰退,增加“滯漲”可能性,而且會導致美國一旦陷入“滯漲”,美聯儲將面臨比單純面對高通脹更加棘手的局面。因此,如果美聯儲理性選擇,不會做出這樣風險大、性價比低的決定,9月加息75個基點的可能性非常大。不過,問題在于,隨著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美聯儲受到的肘掣越來越強,能否保持這樣的理性仍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

    大陸期貨首席經濟學家李國旺表示,當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處于2.25%至2.5%之間,美聯儲本周再次召開政策會議,預計第三次加息0.75個百分點的概率最高。為了將通貨膨脹降低2%目標,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峰值可能上升4%至5%,甚至在5%至6%。8月,美國通脹出人意料地加速,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在加息的背景下,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6.3%,加息以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失靈”已經呈現。

    當前,全球央行掀起“加息競賽”,這將對大宗商品帶來怎樣的影響?

    湯林閩表示,由于大宗商品普遍以美元計價和結算,全球央行“加息競賽”中,美聯儲以外央行的加息很難達到美聯儲加息那樣對大宗商品影響的程度。全球央行“加息競賽”對大宗商品的影響,主要看美元在其中的表現。如果美聯儲激進加息的程度,或者對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的程度,繼續相對強于其他央行,那么美元將不斷走強或維持高位,從而對大宗商品形成壓制效應;如果美聯儲激進加息的程度,或者對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的程度,相對弱于其他央行,特別是歐洲央行等具有強影響力的一些央行,那么美元可能出現一定的弱勢,從而可能有利于大宗商品價格。不過,由于美元的霸權地位,大宗商品普遍以美元計價和結算,以及當前世界上除美國外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很難持續性地像美國那樣激進加息,所以美聯儲的政策行動和態度,依然是最具有影響力的。

    “當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行動仍在繼續,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預期也依然高漲,美元強勢難改,對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不利影響。但是,一方面 ,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行動已經基本消化完成,如9月加息75個基點已經被市場完全預期;另一方面,9月以后,美聯儲未來的政策態度尚不明確。因此,9月議息會議十分重要,有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湯林閩表示,如果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的結果和對未來的指引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那么美元強勢可能不會繼續增強,甚至可能有一定的回落,大宗商品可能獲得喘息之機;如果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出現超預期行動,或者對未來的指引出現超預期情況,美元強勢可能會進一步增強,那么大宗商品價格又要重新消化新的信息和預期,或進一步走弱。

    李國旺表示,歐美央行正進行的“加息競賽”,會造成市場流動性突然減少,大宗商品價格面臨下跌趨勢。原油因為世界經濟進入滯脹狀態而回落,但俄烏沖突導致油氣供應減少,原油價格下跌過程會有反復。世界經濟進入滯脹狀態對生產性的有色、黑色類大宗商品價格有壓力,但消費類大宗商品價格有可能下跌后有一定反彈,因為歐美市場低價消費品供應鏈已經出現斷裂。當然,如果美聯儲鷹派觀點持續占上風,未來四次每次都加息75個基點,多數大宗商品價格都會壓力重重。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