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消息;周一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大豆進口量為414萬噸,較9月份的772萬噸降低46.4%,較去年同期降低19%,創下2014年10月份進口410萬噸大豆以來的同期最低進口數據。
今年頭10個月中國大豆進口量為7318萬噸,同比下降7.4%。進口下滑原因在于今年大部分時間里國內壓榨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導致買家減少采購;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也影響到對華出口步伐。
今年6月份全球基準的芝加哥大豆期貨創下10年來新高,因為頭號供應國巴西天氣不利導致大豆減產。與此同時,國內養殖行業的飼料需求不振,進一步蠶食壓榨利潤,削弱了中國買家在夏季訂購大豆的規模。今年4月底到10月期間山東日照的大豆壓榨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不過隨著生豬價格上漲,養殖利潤回升,豆粕供應緊張,提振一些地區的豆粕價格達到創紀錄水平。上周四川豆粕價格達到每噸5850元,兩個月內上漲26%。這也促使中國買家加快采購步伐。分析師稱,11月和12月的大豆進口量可能回升,但就目前而言,市場面臨大豆供應非常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