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觀點:油脂期價上行需要增量消費刺激

    2022-11-08
    摘要:

    豆油、菜油現貨端消費轉弱,如果未來消費端沒有出現明顯增量,現貨價格向上的空間有限,期貨反彈的持續性有待觀察。

    財信期貨

    本周國內外的壓制因素都有所改善,國內體現在精準防控將更加有利于經濟復蘇,引發市場情緒改善;海外方面,美聯儲加息政策也出現調整,從“猛火快攻”到“小火慢燉”,美國“鴿”的態度已經開始顯現,逐步計價美聯儲政策轉鴿或將成為未來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主線,因此外圍市場的預期也在改善。高基差的農產品在市場情緒樂觀時期貨更容易反彈向現貨靠近。

     油脂高基差的原因是強現實與弱預期的矛盾。近期,能源、國際農產品等供給溢價驅動期貨端反彈。歐盟對俄羅斯海運原油制裁日臨近,黑海糧食出口協議仍有變數等事件頻繁挑起供給端矛盾,上周進口大豆報價上漲140元人民幣,加拿大菜籽報價上漲293元人民幣。11月和12月到港大豆、菜籽成本進一步提高,國內油粕現貨價格的中樞繼續跟隨進口成本上移。

    豆油、菜油現貨端消費轉弱,如果未來消費端沒有出現明顯增量,現貨價格向上的空間有限,期貨反彈的持續性有待觀察。棕櫚油行情能否持續的關鍵是馬來西亞和印尼季節性減產的邏輯是否加強。

    豆油供需邏輯

    1、黑海局勢擾動預期:關于黑海谷物出口方面,俄羅斯和烏克蘭似乎并沒有對出口通道做出新的承諾,這也讓市場對此保持較高的警惕。11月19日是協議到期日。

    2、美豆油強勢受益于美國強勁的柴油消費:美豆油強勢的核心在于美國本土旺盛的柴油需求和高企的柴油價格,受益于美國的生物柴油補貼,美豆油的盈虧價格基準進一步提升。2022年9月底美國豆油庫存降至23個月來的最低水平19.99億磅,環比減少4.9%,同比減少6.2%,這也令美豆油受到支撐。

    3、巴西生物柴油政策預期:在14.8%的強制摻混率下,巴西2023年將使用大約560萬噸的豆油來生產生物柴油,較2022 年增長150-160萬噸,并超過2021年燃料行業豆油使用量439萬噸的記錄。現在只有兩種方式來適應摻混指令的增加:一是減少豆油出口,二是增加壓榨量。全球豆粕市場不希望看到壓榨量大幅增加,因此巴西只能通過減少出口來滿足。

    4、中國大豆采購裝船:截至11月1日,10月已完成對中國大豆出口裝船1107萬噸的量,11月船期已完成了917萬噸大豆采購,進度為99%,10-12月船期一共完成了2201萬噸采購。12月船期計劃采購量590萬噸,已采購228萬噸。

    5、從后期國內供應來看,集中采購的大豆即將到港,在現貨壓榨利潤豐厚,豆粕絕對價格仍然高于往年同期的情況下,國內豆油的供應端驅動較弱,華南基差已下滑至800元,后續的核心仍然在于消費。

    菜油供需邏輯

    10月有4船新季加菜籽到港,合計22.5萬噸,預計11月10日左右進廠壓榨。11月菜籽船預計有10船在15日前后一周到港,等待通關檢驗后油廠即可開機。

    菜油現實仍是低庫存高基差,華東基差穩定在2600元,14000元的現貨位于絕對高價區,國內壓榨利潤豐厚,盤面虧損,反映期限價差存在巨大的矛盾。一方面,加拿大菜籽成本上行擠壓國內現貨利潤,另一方面,上周各種題材輪換刺激盤面上行,期貨價格反彈降低盤面虧損程度。

    菜油后期的驅動在于,市場交易供應增加,價格向較低榨利靠攏,尋找需求。2301菜油關注11800-12000元一線壓力區域。

    棕櫚油供需邏輯

    隨著溫度的進一步下降,基差南強北弱明顯,北方地區價格季節性走弱明顯,山東、天津基差2301+100,福建基差2301+150,東莞2301+300。主要原因是買船較多到港,國內累庫,消費走弱,貿易商庫容有限,價格恐高,以價換量“短平快”出貨。后期行情驅動因素,國際上關注馬來西亞季節性減產邏輯是否被證偽,重點是馬來累庫程度,國內關注進口利潤是否倒掛決定11-12月國內累庫量。

    油脂海外報價 

    本周海外報價全部上漲,菜籽和巴西豆油漲幅最大。

    美灣進口大豆成本5755元/噸,周度漲118元。

    加拿大進口菜籽成本6640元/噸,周度漲334元。

    印尼棕櫚油11月船期FOB報價漲65美元至950美元,馬來西亞棕櫚油FOB漲65美元至960美元。黃埔港棕櫚油漲510元至8710元。

    美灣豆油至廣州港CNF報價漲575元,人民幣計價16688元/噸。

    阿根廷豆油至廣州港CNF報價漲464元,人民幣計價12883元/噸。

    巴西豆油至廣州港CNF報價漲1126元,人民幣計價13270元/噸。

    東莞四級豆油漲340元至10620元/噸。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