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球食品進口成本將達到創紀錄的近2萬億美元

    2022-11-14
    摘要:

    2022年全球食品進口成本將達到創紀錄的近2萬億美元,這給全球最貧窮的國家帶來壓力,可能導致這些國家的進口量顯著減少。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周五發布的《食品展望》報告稱,2022年全球食品進口成本將達到創紀錄的近2萬億美元,這給全球最貧窮的國家帶來壓力,可能導致這些國家的進口量顯著減少。

    聯合國糧農組織周五表示,食品價格上漲對經濟脆弱的國家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而且明年將繼續如此,即使整個農產品供應狀況預計稍有改善。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些跡象令人震驚。

    今年3月份,FAO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曾升至創紀錄水平,之后逐步回落,但是仍高于去年。由于美聯儲從3月份起實施激進貨幣緊縮政策,提振美元創下了20年新高,使得發展中國家未能享受到國際糧價下跌帶來的好處。

    世界銀行在10月份《商品市場展望》報告里指出,許多經濟體的貨幣相對美元貶值,使得本幣計價的糧食價格保持高位,可能加深了一些國家已經發生的糧食和能源危機。2月到9月期間,盡管國際小麥價格回落,但是幾乎所有的新興市場以及發展中經濟體都經歷了以本幣計價的小麥價格的急劇上漲。

    糧農組織估計今年世界食品進口費用將達到1.9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高于之前的預期。低收入國家的食品進口量預計縮減10%,因為今年的進口開支幾乎沒有變化,這凸顯全球食品的可獲得性問題日益嚴重。糧農組織說,進口國發現很難負擔不斷上漲的國際食品成本,這可能預示著這些國家在面臨國際價格上漲時已經喪失抵御能力。

    就化肥等農業投入而言,糧農組織表示今年全球進口成本將上升近50%,達到4240億美元,這將迫使一些國家減少購買和用量,不可避免地導致單產下降,國內糧食供應減少,并在2023年對全球農業產出和糧食安全造成消極影響。

    展望2022/23年度,FAO預計全球小麥產量將同比增長0.6%,達到創紀錄的7.84億噸,但是增長主要將出現中國和俄羅斯,而世界其他國家的小麥庫存將會下降8%。

    2022年全球粗糧產量(玉米、大麥和高粱)預計為14.67億噸,同比下降2.8%,創下2019年以來的最低產量,主要因為玉米減產,因為歐盟、烏克蘭和美國產量下降。全球高粱產量也將下降,因為美國產量降低。全球大麥產量預計提高。

    2022/23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將增長4.2%,創下歷史新高;糖產量將增長2.6%,水稻產量預計將保持在歷史平均水平。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