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20日電 :“大力發展油菜產業,對確保我國食用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0日,在“天府菜油”首屆院士專家大講堂暨育種攻關成果推介會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牟錦毅表示,建立起油菜育種、栽培、植保、加工等領域的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專業團隊,為四川油菜總產穩居全國第一、平均畝產較全國高20%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當日,“天府菜油”首屆院士專家大講堂暨育種攻關成果推介會在成都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召開。院士專家、油脂頭部企業代表、產油大縣代表、涉農企業及行業代表等150余位嘉賓聚焦油菜全領域垂直產業鏈,通過主題研討、產業技術簽約、科企創新聯合體成立等,為川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邛崍“天府菜油”大地景觀。 主辦方供圖
四川作為油菜生產和菜油消費大省,具備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但也待進一步加速種業成果轉化、加快配套技術應用等。近年來,四川以實施“天府菜油”行動為主線,以保障油脂油料供給安全為根本,以建設農業先行縣為契機,以四川油菜創新團隊、重大科技協同推廣試點等項目為抓手,推動“天府菜油”品牌培育、技術集成,培育了“川油81”“川油83”等一批豐產高油濃香型新品種,集成油料技術20余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在大會主題研討環節,多位院士、專家作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家康振生從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現狀角度提到,當前采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的“綠色植保”技術已迫在眉睫,油菜大省四川應推廣抗病蟲品種。如油菜根腫病目前已建立了抗病基因,四川應深入加強根腫病抗病品種研究。他建議從整體上加強綠色防控,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做好學科的交叉,做好相關部門的合作,從而通過作物本身從生育期構建一個防控技術體系,有效保障糧食安全。
四川省農科院新都基地為四川油菜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種子。 主辦方供圖
“天府菜籽油、高甾醇高油酸菜籽油對保障生命健康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尤其是低溫冷榨技術較好保留了菜籽油營養物質。”中國工程院院士、農產品質量安全學家李培武從菜籽油營養與健康的方向建議,四川應加大對低溫冷榨技術下風味物質提煉和保留技術的研究,以特有味型進一步擦亮“天府菜油”品牌。
近年來,四川提出打造“天府菜油”公共品牌,正是要用優質“雙低”油菜品種與小榨濃香型菜籽油生產工藝相結合,實現菜籽油品質既營養健康,又能滿足人們對濃香型風味的需求。再過一個多月,四川油菜籽將迎來收獲,屆時四面八方而來的貨運車將把滿車的醇香菜籽源源不斷地送往加工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