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必不可少的社會和人文基礎,華商應發揮獨特優勢,擔當民心相通的使者,用住在國民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推動互聯互通。”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前夕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新加坡金鷹集團創立于上世紀70年代,上世紀90年代陳江和率領金鷹集團進入中國市場,迄今在華總投資超過900億元(人民幣,下同),業務涉及林漿紙、棕櫚油、特種溶解木漿與纖維素纖維、能源開發等多個領域。
“作為一家跨國企業的負責人,我長期生活在海外并經常前往不同國家訪問,在和各國政府、企業家交流過程中,發現有些人對中國還不夠了解。”陳江和表示,華商應充分利用自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鼓勵和支持更多僑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民心相通貢獻力量。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陳江和基金會宣布出資1億元支持“一帶一路”人才發展。多年來,通過舉辦碩士學位班和高級研修班,培訓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近800名高級別官員、青年企業家和專家學者。2020年,陳江和基金會又從中出資2000萬元在華僑大學設立了陳江和“一帶一路”人才發展基金,資助“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優秀青年來華留學。
金鷹集團在不斷加碼對中國投資的同時,也鼎力支持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為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設捐資,為疫情、雪災、洪災及地震提供緊急援助,同時也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截至目前,金鷹集團已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款超過5億元。
陳江和介紹:“近幾年我們開展‘慧育希望’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在農村地區建立了69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中心,免費提供了超過13萬節課程。今年我們還將繼續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合作,在國家鄉村振興幫扶縣建設55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中心。”
“我們始終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社會需要開展公益事業,這樣的公益活動才更有生命力和社會價值。”陳江和表示,未來我們計劃繼續在教育、人才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做深做實公益項目,以點滴善念積極踐行公益事業。
金鷹集團向來重視綠色低碳發展,2003年開始在中國布局清潔能源業務,目前金鷹旗下太平洋能源集團已在中國投資建設了多座天然氣發電廠和LNG接收站,為各地包括“煤改氣”在內的可持續低碳能源轉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陳江和表示,金鷹集團還成立了專門的碳管理委員會,希望通過提升能源效率、調整能源結構等措施降低生產環節的碳排放。工廠依托智能化、數字化的能源管理系統,將精益管理納入到每一個生產環節中,并引進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最大化生產過程中的能源資源效率。
他舉例稱,金鷹中國區提出了到2030年實現減碳30%的目標。金鷹旗下企業亞太森博集團目前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已超過70%,在此基礎上,廣東工廠新建了80MW燃氣機組,山東工廠也在增加生物質能源(黑液)的使用占比,力爭到2030年將這一比例提升至95%。
“在商業經營中,我一直堅信良好的商業運作必須對當地民眾有利、對所在國家有利、對環境有利、對客戶有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陳江和表示,這是金鷹集團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也是他在多年實踐中產生的對中華商道的體會和理解。
在陳江和看來,中華商道別具智慧與魅力,廣大華商能夠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離不開中華商道的熏陶。“相信在中華商道的指引下,廣大華商一定能夠行穩致遠,基業長青。”(完)
華商在海外站穩腳跟離不開中華商道指引
中國僑網北京3月22日電:“中華商道別具智慧與魅力,廣大華商能夠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離不開中華商道的熏陶和指引。”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近日接受中國僑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在商業經營中,我一直堅信良好的商業運作必須對當地人民有利、對所在國家有利、對環境有利、對客戶有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陳江和表示,這是金鷹集團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也是他在多年實踐中形成的對中華商道的體會和理解。
“儒家文化里講求‘仁’,自我創業開始,我就一直堅持對社會和他人常懷善意,盡可能回饋社會幫助他人。”陳江和回憶道,20世紀80年代,金鷹集團剛取得了一點成績,就在印尼廖內省發展了近3萬戶農民參加的“中小農戶合作計劃”,農民加入這一計劃后收入獲得了極大提升,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金鷹集團的棕櫚油業務也借此發展了起來,成為世界最大的棕櫚油企業之一。
陳江和說:“深耕中國20多年,我們的投資布局已遍布北京、山東、江蘇、上海、重慶、江西、福建、廣東等多個省市。無論在何處投資,我們都致力與當地社區共同發展。”
“中華商道還強調一個‘信’字,所謂‘民無信不立’。”陳江和表示,創業之初,他就是憑借一個“誠實”的報價獲得了第一個大客戶,并因為對產品品質的“守信”與這個大客戶達成了長期合作關系,為金鷹集團后續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后來隨著金鷹業務版圖的擴大,正是憑借著良好的信用,使我們的合作伙伴遍及天下。在金鷹的企業文化里,誠實守信更是位于核心價值觀之列。”陳江和說。
他表示,中華傳統文化里的“義”,也可以理解為“感恩”,深深鐫刻在中華商道之中。“金鷹集團鼎力支持公益慈善事業,從為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建設捐資,到為疫情、雪災、洪災及地震提供緊急援助,再到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截至目前,金鷹集團已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款超過5億元人民幣。”
在陳江和看來,廣大華商應該繼續傳承和發揚中華商道。“相信在中華商道的指引下,華商一定能夠行穩致遠,基業長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