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上周五晚間USDA報告公布,美豆和豆油漲停,玉米大跌。上周,國內油脂市場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幅。
大有期貨油脂油料研究員劉彤告訴記者,美豆與豆油漲停是因為USDA公布的種植面積與季度庫存報告均低于市場預期。美豆種植面積為8350萬英畝,較去年減少了5%。這低于報告前的估計范圍,也較3月份的種植意向面積和去年最終種植面積偏低了400多萬英畝,這是3年來最小的種植面積數據。截至2023年6月1日,美國當季大豆庫存總量為7.96億蒲,低于市場預估的8.12億蒲,較2022年6月1日偏低1.72億蒲,同比下降18%,其中農場總庫存3.23億蒲,較上年同期下降3%,非農庫存為4.73億蒲,較上年同期下降26%。2023年3月—5月的季度消費量為8.91億蒲,較去年同期下降8%。2023/2024年度美國農民種植了9410萬英畝玉米,遠遠高于報告公布前的平均預估9180萬英畝,也較美國農業部3月份的種植意向面積預估增加了210萬英畝,較比去年增加6%。這是自1944年以來玉米種植的第三高,由此引發玉米大幅下跌。
“自2023年6月中旬以來,油脂油料市場呈現外部領漲國內跟漲的態勢。隨著6月30號美國季度大豆庫存和2023/2024作季美豆種植面積的出臺,奠定了7月份油脂油料市場的易漲難跌基礎。”格林大華期貨農產品小組組長劉錦說,6月30日關鍵報告顯示,新作季美豆種植面積預測為8350.5萬英畝,分析師預期為8767.3萬英畝,3月底公布預測為8750萬英畝,種植面積超預期大幅下調!
季度庫存為:截止到6月1日當季大豆庫存為7.956億蒲,分析師預期為8.12億蒲,去年同期9.68億蒲。庫存超預期下調。報告整體大利多,美豆大漲,美豆油漲停。資金方面,市場前期做空美豆油資金連續4周呈現快速流出狀態,截止到6月27日,CFTC大豆油多單持倉79246張,環比上周增加2541張,空單持倉46429張,環比減少2149手,凈多持倉32817手,連續4周增持。截止到6月27日,CFTC大豆多單持倉連續4周增持,空單連續6周減持,凈多持倉連續5周增持,凈多單持倉174934張,空單持倉73085張,凈多持倉101849張。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分析師石麗紅也告訴記者,在USDA周六凌晨公布的種植面積報告中,較3月種植意向大降400萬英畝的美豆種植面積遠不及市場預期。按此種植面積測算,2023/2024年度美豆產量將大降逾2億蒲,在需求受抑狀態下美豆新作結轉庫存仍將回落至2億蒲以內的緊張水平。平衡表大幅收緊預期帶來報告后美豆逾6%的漲幅,美豆油更是在生物柴油需求增長的支撐中封死漲停,預計下周豆類走勢將隨之顯著轉強。在美豆種植面積同比大降的情況下,美豆平衡表很難再承受單產的大幅調降,市場對美豆主產區天氣惡化的敏感程度增加,一旦美豆產區出現降雨不及預期或轉少的情況,美豆期價將更容易出現拉漲,將支撐未來一段時間油脂油料易漲難跌。
6月初三大油脂探低回升后,油脂板塊已經反彈近1個月。“本輪油脂上漲主要有4方面原因:一是美聯儲在6月中旬的議息會議前,市場已經預期暫停加息,沒有加息的壓制,大宗商品集體止跌反彈,油脂板塊緊緊跟隨;二是市場預期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推遲實施E-RINs計劃及提高生物柴油參混,從而美豆油大幅上漲,拉動周邊其他油脂上漲;三是美國中西部大豆產區遭遇天氣干旱問題,市場預計美豆供應壓力增加,進而減少油料供應,助推油脂上漲。”劉彤說。
厄爾尼諾的影響還將持續
記者注意到,在NOAA6月報告正式確認太平洋厄爾尼諾的發生后,市場對厄爾尼諾題材的關注有所增加。NOAA預計此輪厄爾尼諾將持續至北半球冬季,雖目前暫處于微弱狀態,但預期將在后期不斷加強,今年11月—明年1月強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為56%,中等強度厄爾尼諾發生的概率高達84%,這引發市場對東南亞棕櫚油及澳洲菜籽減產的擔憂。
除了厄爾尼諾帶來的未來確定性減產機會,市場對目前棕櫚油的產量增長也存在一定疑慮,特別是在6月的階段性數據暗示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沒有繼續環比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以油世界為代表的多頭提出樹齡老化及施肥不足約束產量增長的觀點,短期難以證偽。“5月產量一定程度約束了6月產量表現,但并不意味著未來產量就喪失了恢復能力,特別是在今年馬來西亞棕櫚種植園勞動力普遍獲得改善的情況下,但這需要時間驗證。回顧歷史產量表現,增產期內某月份產量猛增導致次月產量增長放緩并不鮮見,例如同處于厄爾尼諾發生年的2015年,馬棕產量在6月環比小降后仍在后續月份創出了歷史性高點,這帶來的是當年6月MPOB月報后馬棕油再下探,直到2016年厄爾尼諾帶來的實質性減產出現,價格才隨之出現明顯上漲。”石麗紅說。
石麗紅進一步解釋稱,對于菜油,除了后期國內菜籽買船進度偏慢帶來的庫存拐點預期之外,近期菜籽產區偏旱的天氣也帶來一定支撐。不過歐洲菜籽臨近收割已經定產,天氣憂慮主要在加拿大。NASA干旱監測顯示,加拿大草原三省正經歷干熱天氣,以菜籽產量占比近30%的阿爾伯塔省形勢最為嚴峻,這引發市場對加菜籽減產的擔憂。雖然近期草原三省降雨有所改善,旱情最為嚴重的阿爾伯塔省菜籽優良率也隨降雨出現明顯回升,但處于偏低水平的優良率仍待繼續修復,這令短期天氣題材炒作雖有降溫但暫時難以證偽。
劉彤告訴記者,之前國內油脂的矛盾主要是供強需弱,在目前USDA報告出臺后轉為油脂供應問題。前期5—7月國內進口大豆集中到港供應壓力未變,5—7月份仍然存在月均1000萬噸到港量的加持。國內壓榨開工率逐漸提高,國內豆油一直在累庫,6月底國內豆油港口庫存增至74萬噸,當月增加17萬噸,累庫較快。油脂整體供需關系寬松的主基調未變。需求端,國內油脂需求恢復平穩,沒有太多亮點支撐價格,跟隨外盤變化。隨著USDA報告出臺,預期未來供應偏緊,油脂的矛盾或重新轉為供應端主導價格變化。
“雖然單產有被調降的風險,但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菜籽種植面積仍為其產量帶來一定支撐。在6月底的報告中,加拿大統計局預計2023年加菜籽種植面積2208.17萬英畝,高于此前預估的2159.7萬英畝,也高于市場預期的2180萬英畝,種植面積的調降一定程度帶來對單產潛在損失的緩沖。在后市天氣形勢沒有再度惡化的情況下,預計2023年加菜籽產量將有望較去年穩中有增,這將相應帶來加菜籽平衡表的修復,以及后期加拿大出口意愿增長及國內新增買船,因而我們對于下半年國內菜油供應并不太擔憂。”石麗紅說。
油脂板塊易漲難跌
在國內降息帶來流動性回升的背景下,厄爾尼諾題材吸引了資金較多關注,奠定了此番價格運行強勢的基礎。雖然近期的棕櫚油及菜籽減產炒作或難具備持續性,但短期難以證偽,美國農業部6月底超預期利好的種植面積報告預計將帶來豆類接力上漲,在修復豆棕價差及菜豆價差的同時亦將提振單邊。同比大降400萬英畝的美豆種植面積帶來2023/2024年度美豆產量逾2億蒲的下降,即便是在需求受抑狀態下,美豆新作結轉庫存仍將回落至2億蒲以內的緊張水平,這預計將顯著抬升美豆價格運行中樞。“在種植面積同比大降的情況下,美豆平衡表很難再承受單產的大幅調降,市場對美豆主產區天氣惡化的敏感程度增加,一旦美豆產區出現降雨不及預期或轉少的情況,美豆期價將更容易出現拉漲,未來一段時間的油脂油料價格或偏向易漲難跌。”石麗紅說。
劉彤認為,國內油脂在外盤油脂大漲影響下,前期跟隨上漲。而隨著時間推移,重新臨近美聯儲議息會議時點,如美聯儲重新加息,市場可能把交易重心轉移到宏觀面上,這對大宗商品都有利空影響,當然油脂也不例外。油脂漲勢或將中止,重新尋找平衡區間;另外,如美豆種植區域干旱解除也會影響油脂后續反彈的幅度,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北美天氣、其他油脂供需變化和美國宏觀經濟數據。
“國內整體油脂基本面方面依舊呈現偏空態勢,國內油廠開機率和壓榨量處于正常狀態,周度壓榨量在190萬—220萬噸之間,油廠豆粕和豆油庫存均呈現良好贈長態時,但是近期人民幣匯率下滑增加了進口企業成本上漲壓力,加之外部油脂油料市場的拉升,國內油料市場跟隨行上漲概率增大,7月又是季節性天氣升水階段,綜上因素,油脂板塊7月易漲難跌,市場逢低買入為主。”劉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