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厄爾尼諾天氣模式回歸,氣溫將會飆升

    2023-07-05
    摘要:

    厄爾尼諾年份,南美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澳大利亞、印尼、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北部可能出現嚴重干旱。

    ——七年來首次出現厄爾尼諾,2023年剩下時間里持續的幾率為90%

    ——今年的厄爾尼諾至少達到中等強度

    7月4日消息:世界氣象組織(WMO)周二表示,今年已經進入厄爾尼諾天氣模式,世界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進一步上升。

    厄爾尼諾現象是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表面溫度升高的現象,與熱帶氣旋、強降雨和嚴重干旱等極端天氣條件有關。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將顯著提高氣溫創紀錄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導致許多地區和海洋出現更為極端的高溫。

    WMO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存在的幾率為90%,預計至少達到中等強度。

    上月美國全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氣候預測中心(CPC)成為全球首個確認今年出現厄爾尼諾的氣象機構。

    世界氣象組織5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以及整個五年期間,有98%的可能性將出現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天氣。迄今為止,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當年出現了強厄爾尼諾現象。在厄爾尼諾年份,沿赤道向西吹的風速減緩,溫暖的海水被推向東部,造成海洋表面溫度升高。

    世界氣象組織稱,這種現象平均每兩到七年就會發生一次,可持續9到12月。

    世界衛生組織上個月表示,正在為應對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的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等病毒性疾病的蔓延做好準備。

    7月3日為全球歷史上最熱一天

    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的數據,7月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隨著熱浪席卷全球,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01攝氏度(62.62華氏度),超過了2016年8月創下的16.92攝氏度(62.46華氏度)的紀錄。

    最近幾周,美國南部一直遭受酷熱天氣的影響。在中國,熱浪天氣仍在持續,氣溫超過35攝氏度(95華氏度)。北非的氣溫接近50攝氏度(122華氏度)。

    就連目前正值冬季的南極洲也出現了異常高溫。維爾納德斯基研究基地最近打破了7月份的氣溫記錄,達到8.7攝氏度(47.6華氏度)。

    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和正在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是罪魁禍首。伯克利地球學院的科學家澤克·豪斯法瑟表示,不幸的是,這可能只是今年創下的一系列新氣溫紀錄中的第一個,因為[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加上厄爾尼諾現象的加劇,將氣溫推向新高。

    厄爾尼諾對作物的影響

    在厄爾尼諾年份,南美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而澳大利亞、印尼、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北部可能出現嚴重干旱

    在澳大利亞,干燥的冬季可能會給小麥作物帶來缺墑壓力。過去三年澳大利亞連續小麥產量創出歷史新高,因為拉尼娜天氣相關的降雨量高于正常水平。如果出現厄爾尼諾,澳大利亞天氣可能變得更加干燥和溫暖。

    在東南亞,今年6月至8月的降水量可能略低于正常水平;在印度,今年下半年雨季開始后的降雨量可能低于正常水平。降雨偏低很可能導致作物減產,價格上漲。

    在華北玉米產區,厄爾尼諾年份可能天氣干旱,東北大豆產區可能出現更多降水。

    在美國,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得克薩斯州在厄爾尼諾年份的降雨有望提高。

    在南美,今年遭遇六十年來最嚴重干旱的阿根廷也將迎來更為有利的降雨。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