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消息:俄羅斯外交部周二表示,俄羅斯認為沒有續簽黑海谷物協議的基礎,因為包括銀行問題在內的任何關鍵要求都沒有取得進展。
俄羅斯周二重申要求將俄羅斯國農業有銀行(Rosselkhozbank)重新接入SWIFT全球支付系統,并表示不會接受報道的妥協提案。
周一媒體報道稱,歐盟考慮在俄羅斯農業銀行接入SWIFT全球支付系統的問題上做出妥協。
周一,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歐盟正在考慮一項提議,允許俄羅斯農業銀行通過成立一家特別子公司連接到SWIFT支付系統。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周二表示,所謂俄羅斯農業銀行通過設立子公司接入SWIFT系統的提議“不可行”,因為成立這樣一個子公司就要幾個月時間,而且還需要三個月時間才能接入SWIF。
俄羅斯還拒絕了聯合國提出的由一家美國銀行充當支付中介的方案。聯合國提議在俄羅斯農業銀行和美國銀行摩根建立替代支付渠道。
扎哈羅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SWIFT沒有真正的替代品,也不可能被替代。
俄羅斯表示,俄羅斯農業銀行與SWIFT的連接被切斷是目前俄羅斯食品和化肥出口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除非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否則俄羅斯無法繼續續簽黑海協議。
歐洲為烏克蘭谷物的頭號目的地
俄外交部表示,在黑海倡議下,烏克蘭谷物更多是運送到那些高收入而且糧食充足的國家,而不是優先幫助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最需要糧食的國家。
自2022年8月1日以來,烏克蘭通過敖德薩、切爾諾莫斯克和尤日內出口的3260萬噸谷物中,2620萬噸(81%)運往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埃塞俄比亞、也門、阿富汗、蘇丹和索馬里等最貧窮國家僅收到了86.2萬噸(2.6%)糧食。
與此同時,俄羅斯向世界市場供應谷物和化肥的情況繼續惡化。自2022年7月以來,除了美英不斷擴大的制裁導致俄羅斯農產品出口受阻外,歐盟還推出了五項新的反俄制裁措施。
另據聯合國官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烏克蘭已根據黑海谷物協議出口3280萬噸谷物和食品,頭號目的地為歐盟,共進口1250萬噸,其中僅西班牙、意大利和荷蘭就合計進口1000萬噸;第二大進口國為中國(800萬噸)。
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和聯合國于2022年7月22日達成黑海谷物協議。今年5月份,俄羅斯同意將協議延長60天,有效期至7月17日,同時要求在協議期間滿足其多項要求,除了將俄羅斯農業銀行重新連接至SWIFT,還包括恢復陶利亞蒂-敖德薩氨管道的運營。6月初俄羅斯指責烏克蘭軍隊炸毀了這條管道,使得協議前景更為黯淡。自那以后,俄羅斯退出協議的言辭日漸強硬。
俄羅斯外交部周二的聲明表示,顯然沒有理由延長該協議。俄羅斯正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便協議下的所有船只能在7月17日協議到期前離開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