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河調研|西南地區菜系市場調研二

    2023-07-05
    摘要:

    今年油脂總體消費比去年差,分類別看,餐飲上半年預計同比增加9%,小包裝略降,但是散油需求差

    銀河農產品

    一、調研背景

    2023年菜系供需博弈愈演愈烈。菜油終端需求表現較差,菜粕逐步進入水產淡季,加之油廠壓榨利潤呈現負增長態勢。宏觀以及油脂延續悲觀情緒。6月以來油脂盤面價格大幅上漲,菜油更是一改前期頹勢,漲幅持續放大,為深入了解2023年菜系種植、生產、加工、收購、倉儲、進出口等產業鏈現狀和發展情況,進入川渝主產區和主銷區,調研市場情況。

    二、調研路線

    【企業3】

    企業介紹:企業是當地集團型壓榨企業,主營國產菜籽、進口大豆壓榨、精煉以及小包裝和散油銷售,企業散油居多,包裝油產量相對較低,因當地食品工業相對發達,食品廠需求相對較大;四川當地共有兩家工廠,每年小包裝產量30萬噸,中包裝20萬噸;散油當地30萬噸,另一家10萬噸,油脂總加工量大約在100萬噸;整體罐容7萬噸,油脂庫存4萬噸;川渝地區整體油脂消費量330萬噸,企業大約占據當地用量的1/3;公司加工產線以大豆為主,當前在四川地區(川西)豆油的市占率能達到50%以上,早期可以達到85%;

    企業生產:工廠只做小榨,菜籽價格昂貴,今年菜籽收購價3.45元/斤,制作成濃香型菜油成本大約在15500左右;大方向看,2014+年后只能進小榨,去年盤面行情比較快,菜籽收購成本在3.7元/斤左右,榨出的油在16000,可以收,長遠來看不合適,除了內蒙和青海能用于機收,長江流域多以小面積生產為主,不利于大規模種植,并且機收本身存在較多問題;

    價格對消費的影響:因為小包裝價格基本是鎖定的,消費受行情影響不大,中包裝和行情關系比較大;企業今年未調過價,因為產品多,可以補虧

    菜籽產業情況:川渝地區菜籽壓榨量大約在100萬噸左右,最終貿易量不到50%,幾家主要企業一年壓榨量大概在15萬噸左右,其他的部分相對比較分散;

    油脂需求:今年油脂總體消費比去年差,分類別看,餐飲上半年預計同比增加9%,小包裝略降,但是散油需求差,主要是因為食品工業不行,泡菜、炒料、小食品的需求明顯下滑,降了30%。分品種看,菜油需求好也只是同比,因為去年菜油價差大,去年四川地區菜油出貨量壓縮到2.5萬噸一個月,正常情況下最好的時候一個月5萬噸,然后有大量的三級豆油、米糠油、三級棉、三級玉米油流入。豆油消費一方面被替代,另一方面也因為整體用油數量的下滑;

    物流:內部會做一部分棕櫚油,今年主要從華東過來,但是各地到四川地區運費差異不大,一般在400-460左右。大豆主要從連云港,走火車運輸,正常物流4天左右,庫存有6-7天就可以開機;

    庫存:川渝地區庫存一直比較低,這是10多年來的情況,貿易商有罐子,但是一般不怎么囤油,工廠的庫存一般也就在一兩天,庫存主要是在工廠;

    預售情況:豆油預售做到10月份,但是銷售進度比較慢,7月份還沒有賣完,后續貨源供應基本都充足,所以不打算買貨,三菜之前銷售價格在400左右,菜油整體銷售不難

    到貨:今年5月份才開始,現在一般每個月到川渝大概15個班列左右,現在成都可能占10個,重慶5個,另外海港發重慶集裝箱也有每個月還有一部分。

    【企業4】

    企業介紹:設立之初以大宗貿易為主,后續有小包裝業務,去年貿易量在30萬噸左右,具體品種包括菜油、豆油、棉油。豆油占比大約40%,然后是菜油30-40%,棉油起步比較晚,占比少。品牌方面,公司品牌業務主做菜油,下游渠道鋪設相對比較廣泛;采購區域主要在華東和兩廣、新疆;非轉量相對比較大,以前是因為進入比較早,一個月3000-4000,一個月2-3個班列,今年少了一些,每個月可能有1-2個班列;公司在套保方面基本是嚴格套保為主;

    下游需求:上半年銷量比較疲軟,今年年初銷售目標會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所提升,但是去年有一定的存量存在,壓力主要還是集中在下半年,主要看節假日后后續消費的亮點。

    棉油:工廠現在棉油用量整體也挺大,棉油的貿易模式略有變化,此前是直接采購回來,現在有很多是去當地打開市場往內地發貨,因此貿易量有所增加,在需求方面,棉油終端使用可以做一些替代;

    油脂消費情況:未來大趨勢餐飲類消費在增加,家庭消費減少,菜油消費可能會相對減少。油脂當前消費還是在增加趨勢;

    國產菜籽:湖北較去年稍微減一點,四川產量不明,但從價格來看,四川當前菜籽價格3.3元,3.5-3.6也有成交,湖北菜籽2.8-2.9,四川價格略高,按照正常的心態來看,去年的種植面積應該會增不會下降,安徽、江蘇菜籽上市后,菜籽價格可能會下來;

    菜油看法:華東地區不是很看好,因為庫存還是比較大,未來主要看在途,后續川渝的大運會以及去年全國性高溫限電可能會帶動一些提前加工,華東向川渝發貨,走船運是最好的,但在途時間比較長,運輸周期比較久,另外油價下跌以后,包裝油利潤會有好轉。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