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7月首個交易周(7月3日至7日),國內農產品期貨表現強勢。其中,菜油期價7月3日大漲超6%,周內累計漲幅超過5%。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全球高溫干旱導致菜籽主要產地歉收是菜油期價上漲的主因,預計今年下半年發生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的概率很高,加之自身供需預期將改觀,菜油期貨后市仍將易漲難跌,但長期上漲驅動仍需等待時間兌現。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菜油主力合約2309在今年5月底觸底,盤中最低價格一度跌至7375元/噸,隨后開啟反彈,整個6月份累計上漲17.39%;進入7月后,7月3日大漲6.59%,最高漲至9318元/噸,最終收報9310元/噸,刷新3月下旬以來新高;截至7月7日收盤,菜油主力合約2309一周內累計上漲5.67%。
“導致菜油期貨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財信期貨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蘇斌表示,近期全球高溫干旱,菜籽主要產地國存在一定歉收。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同比減少5%,馬來西亞棕櫚油6月份產量預估減少7.39%,相關替代品的供應趨減,也推動了菜油期貨價格上升。此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抬升進口油料企業的采購成本。“上述種種情況,加快了菜油期貨價格走強步伐。”
據金期投資趙克山介紹,澳大利亞農漁業林業部(DAFF)稱,因為經過連續三年拉尼娜現象帶來了創紀錄的降雨后,澳大利亞農業產區將進入厄爾尼諾模式,天氣將變得極為干燥。受此影響,DAFF預計澳大利亞2023/2024年度油菜籽產量為490萬噸,同比減少41%。法國咨詢公司戰略谷物公司上周一發布月度報告稱,由于歐盟北部天氣持續干旱,影響了油菜籽的產量潛力,2023/2024年度歐盟油菜籽產量將為1980萬噸,低于早先預期的2040萬噸。在加拿大,據監測,截至5月31日,加拿大大草原約79%的地區處于反常干燥到極度干旱,約82%的農業用地受到影響。
趙克山進一步表示,雖然從當前供需層面看,國內菜油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沒有明顯改觀,但市場預期以及潛在的供應損失會改變、放大供求關系,從而通過價格體現出來。由于美豆播種面積大幅下調,美豆生產對天氣的容錯率降低,從而使得國際油脂油料對天氣將更為敏感。周邊油脂處于牛市氛圍,加之自身供需預期改觀,菜油期貨后市仍將易漲難跌。
不過,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石麗紅預期,油脂的長期上漲驅動需要時間來兌現,油脂后續走勢仍將有較大波折。“長期來看,油脂上漲的驅動力或來自厄爾尼諾下棕櫚油及菜籽的減產,美豆面積縮減帶來的產量下降,以及宏觀及需求的好轉,但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