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虎難下的菜油

    2023-07-19
    摘要:

    目前江蘇地區菜豆油價差在1500附近,菜油成交再度冷清下來,貿易商也反映走貨較難。菜油現貨上下兩難。

    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加拿大港口否決此前的罷工協議,今日菜系開盤后走強,隨后卻再度回落。

    溫哥華港口即將進入裝載高峰期,最終持續的時間可能不會太久,根據加菜籽周度發運來看,上次罷工影響不大,也有消息稱本次糧食不在罷工之列,22/23年度加菜籽未出口的數量也只有64萬噸。俄羅斯取代加拿大成為月度菜油出口中國最多的國家,運輸時間短,可以小批量購買,安全高效。

    當前菜豆油價差下,菜油走貨困難。一些貿易商準備精煉做交割,但是華東毛菜油庫存還在高位,一些倉庫和其他人也在做,所以也不順利。華南廠庫壓力緩解后,后市菜籽到港少是共識,只要不脹庫,準備拿到9月賣貨,現貨基差也較之前反彈,因此菜油上下兩難。

    另外加拿大菜籽減產可能性較大,優良率不及去年,俄烏兩國近日沖突使得糧食出口協議不確定性增大,短期菜油月間反套或者菜豆油、菜棕油縮小空間也將有限,更可能是區間震蕩。

    1  加拿大港口拒絕罷工協議

    上周加拿大港口結束13天的罷工,宣布恢復運營。但是在加拿大時間2023年7月18日,加拿大國際碼頭和倉庫聯盟(ILWU)宣布其核心小組否決了調解員的建議以及和解條款,他們認為核心小組不相信協議可以保護現在及未來的工作。加拿大西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事雇主協會(BCMEA)的成員在過去的幾年中獲得了創紀錄的利潤,然而雇主沒有像其他工人一樣解決在過去幾年中面臨的生活成本問題。

    上周,盡管加拿大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已從去年的高點回落,但是加拿大央行將其基準利率上調至22年來的最高水平5%,并就其對抗通脹可能需要更多加息提供了鷹派評論。

    在前面幾周,美國西海岸港口約2.2萬名碼頭工人通過談判達成了一項為期六年的新協議,其中包括到2028年加薪32%。他們還將獲得一次性的“英雄獎金”,以度過疫情。在洛杉磯、長灘、奧克蘭和西雅圖港口發生零星的勞工罷工,導致貨物延誤后,雙方達成了協議。

    目前溫哥華港口集裝箱裝載量逐步進入高峰期,一些本來打算在溫哥華港口靠岸的船只準備停泊在美國港口,比如西雅圖,導致排隊時間更長,也會助長加拿大通貨膨脹,增加成本,損害經濟,因此第二輪罷工耗時可能也不會太久。

    上次罷工是在2023年7月初,然而根據實際的菜籽周度發運量來看,并未受到很大影響,只是處于季節性出口尾端,也有消息稱本次糧食不在罷工之列。22/23年度迄今已出口776萬噸菜籽,較官方預估的840萬噸還剩下64萬噸,那么在僅剩下3周時間內,平均每周需要出口20萬噸附近,所以說實際影響菜籽發運的數量也是有限。

    2  俄羅斯菜油成為主要進口來源

    除了加拿大港口拒絕罷工協議,此前烏克蘭攻擊了俄羅斯克里米亞大橋,而在18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兩港口城市敖德薩和尼古拉耶夫進行了大規模報復性打擊,增添了俄烏糧食出口協議恢復的不確定性。

    在2020年上半年以前,加拿大菜油是我國進口的主要來源,但是隨著美國環境保護署允許加拿大菜油可以用于可再生柴油的原料,生物柴油摻混給與較高的補貼,使得加拿大菜油具有較高的溢價,國內進口加菜油倒掛較多,進口占比逐步下滑。

    2023年3月以來俄羅斯菜油每月進口超過了10萬噸。5月俄羅斯菜油占國內進口的50%,而加拿大僅占9%左右。1-5月累計進口俄羅斯菜油52萬噸,遠超2022年同期的15萬噸,是近些年同期最高水平。根據俄羅斯農業部數據,2022年俄羅斯菜籽增產61.6%至450萬噸,菜油增產35.6%至99.85萬噸,2023年俄羅斯農業部進一步擴大油菜籽和大豆種植面積。

    目前已經開通了中歐專列和滿洲里海關運輸,前者可以到國內西北和西南等菜油消區,后者可以到內蒙古,另外也存在從遠東港口直接運輸到國內港口,再通過鐵路或者汽運輸送到國內消區的情況。其實今年5月開始就主要發往成都,班列還在增加,7月到貨就有2-3萬噸,而在9月的時候,俄羅斯的新作上市,發往國內的30列火車所有運力大概在7-8萬噸。與到國內需要1個月的進口加拿大轉基因菜油相比,俄羅斯非轉菜油到國內時間更短,可以小批量購買,風險也相對低一些。

    除了俄羅斯和加拿大主要來源,也會從迪拜和德國進口菜油,2020-2021年期間每年進口迪拜36萬噸左右,2022年減少至18萬噸。2021年前進口德國菜油還不到2萬噸,但是2021年進口超過10萬噸,2022年下滑至不足1萬噸。進入2023年迪拜菜油和德國菜油時不時有進口利潤,這也是為什么早期菜豆油和菜棕油價差在歷史底部反復震蕩的原因,擴大走的并不是很流暢。

    3  高價差下,菜油難走貨

    按照往常來說,三級菜油和一級大豆油現貨價差超過800甚至1000以上,豆油會明顯替代菜油,如果價差小于800,那么菜油這部分被豆油替代的需求會再次回來。

    然而經歷過疫情之后,大家似乎消費降級,精打細算,理性消費,所以起初進口加拿大菜籽給出很好的榨利,歐洲菜油持續下跌之際,國內菜豆油價差到800附近時候,被豆油替代的部分并沒有顯著恢復,到了500以下,甚至一直到三級菜油比一級豆油便宜的時候菜油才明顯走貨。目前江蘇地區菜豆油價差在1500附近,菜油成交再度冷清下來,貿易商也反映走貨較難。

    4  菜油現貨上下兩難

    在6月底,7月初附近,由于今年長江上游降雨少,水位偏低,華東到港的菜油輸送到川渝地區不太順暢,庫存壓力較大,隨著船只集中的情況緩解,運力逐步恢復,華東菜油庫存開始回落。

    不可否認目前華東的庫存還是偏高的(基本以進口菜油為主),只是在舊作菜籽和菜油處于青黃不接的時候,維持去庫存預期。據了解,在前面俄羅斯菜油和迪拜菜油對盤面出現進口利潤的時候,貿易商采購了一些,但是苦于毛菜油現貨難成交,準備精煉之后做倉單。但是在當前華東高庫存下,廠庫精煉能力有限,有些優先交割庫自己的貨,有些優先早到貨,所以很多交割庫也不給做倉單。

    然而在華南地區,比如廣西,早先出現了菜油脹庫情況,三級菜油成交價最低到過2309-100,但是隨著庫存壓力減輕,現貨成交價格有所上漲,有些貿易商或者油廠認為后期菜籽到港少的情況下,只要現階段庫存壓力不大,準備拿到9月賣貨。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