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證衍生品研究院
嘉賓:劉博聞 頂益集團(康師傅)植物油采購負責人
一、植物油長期價格分析
(一)宏觀大環境
近一年多的時間,盤面受到資金和大宏觀的影響非常大。從年初開始,全球經濟的預期是中國恢復美國衰退,但是現實來看恰恰相反,美國短期國債收益率非常高,而中國短期國債收益率低,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宏觀經濟處于略微衰退的情況,大消費較為疲軟,近相對來講美國近端經濟強于預期。這一點從兩國的消費也可以看出來,中國的消費雖然相較于投資來講還不錯,但是尤其近幾個月明顯不及預期,其中跟油脂消費關系較大的就是餐飲收入。餐飲收入與疫情前相比增長較為明顯,占GDP總消費的大約10%,但近幾個月明顯同比回落。
上半年油脂震蕩下跌與中國消費弱和美國加息關系緊密。近期反彈邏輯雖然主要是基本面的因素,但是宏觀也有推波助瀾的影響,尤其美國加息預期放緩以及中國政策刺激預期,是近期宏觀促進油脂反彈的核心邏輯,后期需要關注中美消費復蘇預期能否兌現,尤其是美國后期的消費能否繼續維持,若2021年美國的消費補貼耗盡以及通脹一直不達到目標,美國的消費存在回落的可能。
(二)國內食用需求
從去年10月-今年6月三大油脂消費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接近2020年同期,但不及2021年。分結構來看,疫情后中國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受到疫情居家影響,疫情期間的情況有利于小包裝與散裝油,但是疫情結束后,中包裝消費上漲,小包裝與方便食品明顯下降。今年從3月份到目前油脂消費不及預期,散油與小包裝消費至少下降10%以上,中包裝受到餐飲業影響,消費同比增長20%以上。
(三)全球需求
全球食用消費較為平穩,只不過在消費結構上與疫情前變動較多。生物柴油持續拉動了油脂消費。2023年生柴產量同比增長400萬噸,產量增幅創2019年以來新高,2019年產量上漲主要因為印尼相繼執行B20與B30以及馬來從B7增長到B10。今年主要在于美國與巴西,其中美國生柴增幅最顯著。但是上半年美豆油不漲反跌,主要因為豆油添加比例下降明顯,從2020年的50%左右到今年的35%左右。油粕比長期看好的原因在于美國可再生燃料法案RVO,即使法案規定的產量增速不及預期,但是每年對于美豆油消費至少提升40萬噸。今年美國生柴產量大概可以達到1400萬噸,以及加上進口一共約1700萬噸,遠高于政策規定的1000萬噸。若美國豆油添加比例小幅上調,對于美豆油消費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油粕比會維持較為強勢的情況。
巴西豆油添加比例比較穩定,每年提高一個百分比,大約可以提振巴西豆油消費每年35萬噸。
美國二代生柴產量繼續擴張中,2023-24年美國二代生柴投產情況依然走高,奠定了美豆油平衡表會一直維持偏緊的局面。
(四)供應
未來棕櫚油價格會保持上漲,長期來看,因為馬來與印尼未來產量上漲空間較小。馬來未來種植面積增長受限,且樹齡結構整體老于印尼,老年樹齡比例擴大。2019年馬來21年以上的老樹占30%,印尼是24%;2022年馬來老樹占比擴大到36%,印尼擴大到30%,樹齡老化明顯。帶來的結果就是馬來的產量很難突破1900萬噸,有較大增長瓶頸。印尼同樣難以持續增長,2014年以來種植面積增速明顯減緩,非常不利于棕櫚油產量上漲,很難出現2017-18年每年400-500萬噸的增長,預計每年最多200-300萬噸,且樹齡結構更容易受到不利氣候影響。
(五)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作為市場炒作點,需持續關注,目前已經處于已經進入厄爾尼諾的狀態。從歷史看,厄爾尼諾發生時間點與未來減產期至少有一年間隔,即使目前已經進入厄爾尼諾初始期,但是減產至少也要到明年二季度初期,且強度越強,持續時間越長,對棕櫚油產量影響越大。一般來講厄爾尼諾發生5-6個月內,產量依舊會較為樂觀,目前來看產量不會有什么問題,尤其是對于印尼而言,整個三季度對產量比較有利。若想做多這波厄爾尼諾行情,時間點在減產期前2-3個月,目前來看若明年4-5月份減產,至少今年12月或明年1-2月可以提前布局做多。但是價格漲幅需要考慮其他因素,結合相關植物油與宏觀經濟情況,并不是產量減產越多減產幅度越大。
(六)芝加哥市場
植物油價格定價中樞為芝加哥,今年美豆種植情況報告利多實際要強于預期,美豆種植面積下降幅度高于預期。美豆8月份單產預計下調,但目前市場較為關注下調幅度。8月份降雨概率稍好于之前預期,如果8月份單產好一點,下調至51-51.5蒲/英畝,美豆價格運行區間大概會是1200-1400美分;若8月份天氣繼續惡化,優良率從目前的55%繼續下調至50%以下,美豆預計會突破1400,同時也會帶動美豆油走高。
二、植物油中期價格分析
(一)棕櫚油
1月份的消費預期較為悲觀,2月份之后消費預期較為樂觀,國內漲幅大于外盤。3-5月交易芝加哥大豆的下跌,豆油菜油下跌帶動棕櫚油下跌;4月份國內庫存壓力較大,5月份超跌受到宏觀悲觀情緒影響。近期最大的利多點在于銷區庫存降低,恰好同時美國、加拿大等地天氣原因,造成價格走高。
未來馬來預期庫存不會上漲過多,產量預計持平去年,但是下降風險較大。上半年馬來庫存略增因為中印庫存過高,進口欲望差。近期中印進口大量增加,所以馬棕下半年出口預計遠強于上半年,且馬來近期國內消費遠超市場預期。
印尼方面,國內消費不佳,從2月開始,B35執行效果不佳,5月份產量較高,環比雙位數增長,雖然預期6月份會下降,但是7-9月產量預期較高,供應較為寬松,即便后續出口較好,庫存壓力仍然存在,會繼續緩慢累積,預計庫存壓力會在8-9月會予棕櫚油盤面沖高回落的壓力。
中國方面主要在于消費較差,3月份需求下降明顯。目前即便進入旺季,實際情況仍不到常規水平,實體經濟并不樂觀。近期中國大幅進口不排除買超的可能性,91合約價差出現回落也可以反應這一點,基差在上周經歷小幅反彈后立刻回落,供應較為寬松且消費不佳,國內累庫會非常迅速,會制約8月下旬以后棕櫚油價格的行情。印度近期的情況與中國非常類似,會進入累庫存階段。
從產地來看,目前6-7月份馬來印尼已出現產區降雨低于正常水平的情況,若降雨繼續下降,減產概率會加大。
(二)豆油與菜油
豆油市場一直開空,基差從1000左右下降到目前200不到,過去兩年豆油庫存偏低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2020-21年連續兩年的收儲,另外一個是巴西減產幅度過大,國內買船較少。目前來看,豆油消費一般,大豆供應較充足,今年的大豆產量非常大,國內庫存從60多萬累積到目前將近100萬噸,在8-9月份壓榨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后期預計豆油繼續累庫。因為目前四季度買船不多,以及四季度是疫情放開后第一個旺季,消費會有所回升,未來庫存會見頂回落。
菜油是最大推動美豆油上漲的原因,因為今年美國進口了很多加菜,若加拿大減產,緊張情緒會傳遞到美國,且加拿大菜油生柴比例明顯增加。國內方面,因為加拿大和歐盟對國內菜油出口大幅增加,上半年國內菜油月進口量都是二十多萬噸。但是目前加拿大減產炒作中,目前還是會繼續承壓。國內目前榨力較差,三季度菜籽與菜油進口量預計大幅下調,月均進口量大概15萬噸出頭,菜油后期會緩慢去庫。加拿大天氣炒作目前要看8月份以后的降雨趨勢,從現在的天氣預報來看,復制2021年的概率非常小,產量肯定不達預期,但是不至于像21年那么弱。長期角度來看,菜油適合做多配,會不會存在菜油炒過頭的情況需要關注。
三、植物油短期價格分析與展望
短期價格分析上,主要看天氣與資金。短期天氣較差,尤其是7月底,降雨肯定不及預期。另外一個是匯率,匯率對棕櫚油價格肯定會形成干擾,近期匯率較為平穩,小幅回升,對短期價格擾動會好很多。6月-7月這段時間,匯率的貶值至少給棕櫚油帶來了200塊錢以上的漲幅。資金方面,多頭資金主動離場是短期見頂的信號,但是在天氣炒作之后還是會持續一段時間的高位震蕩。
長期來看,生柴價格上漲以及棕櫚油產量受限,除非宏觀嚴重利空或全球豆類嚴重過剩,油脂較難回到四五千的成本線附近。厄爾尼諾方面,今年年底存在機會,會出現價格筑底部多的情況,并且今年馬來庫存處于較低的位置,有可能進一步加大漲幅。
油粕比存在長期走強的空間,中期來看目前還沒到做多的時機,厄爾尼諾初期,產地產量優秀,從8-9月份,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處于累庫的趨勢,都會有價格回調的可能,可以關注以下7000塊錢的支撐。且短期受到最近黑海協議中斷的影響,美豆油比豆粕漲幅更大,且月差走弱,對單邊不是做多的跡象。基差方面,棕櫚油基差并不看好,豆油基差三季度會較弱,但是四季度有小幅反彈的空間,具體要看四季度庫存有多少,需求不會有很大復蘇。菜油目前基差見底,隨著供應壓力勢放,會逐漸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