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也就是鏈博會在北京閉幕。首屆鏈博會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這也是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
本次展會的綠色農業鏈突出“讓食品更為安全”,中糧集團展示了通過市場化方式保障農糧供應、促進全鏈條產業質量效益提升的全鏈條深耕體系。
農業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我們的餐桌,中間是一系列漫長且脆弱的環節,要讓人們吃得飽且吃得好,農業供應鏈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農產品進口2361億美元,出口981億美元,穩居全球農產品第二大貿易國、第一大進口國、第五大出口國。糧食安全的穩定性,離不開農業供應鏈的安全可控。
中糧集團對外合作部總監陳剛表示,中糧集團通過全球布局的供應鏈,把世界糧食收儲、加工,通過穩定供應鏈運送到每一個消費者的餐桌上。
中糧在全球40個國家有自己產業鏈的布局,一瓶食用油從原料到達中國的港口,到產品奉獻到消費者餐桌上,最快只需要24個小時的時間。
農產品供應的效率和穩定性,離不開遍及全球農糧主產區和主銷區的貿易物流網絡,以及從采購到倉儲運輸等環節的全方位把控。支撐這一供應效率的是中糧集團9500萬噸的年綜合加工能力、近7500萬噸的年中轉能力和3300萬噸的全球倉儲能力。
中糧集團在全球和上億農民合作,和食品企業、港航企業合作,和幾十萬中小企業合作,持續推動國內外、上下游互利共贏,以科技創新、品牌引領打造新動能新優勢,通過高效運營的全球供應鏈體系服務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