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糧油市場報
?
這是一組令人興奮的數據:擁有80余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公司,2015年經營量突破1700萬噸,貿易量突破600萬噸,吞吐量突破1000萬噸,銷售收入達20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1億元,小包裝大米上海商超渠道市場占有率達61%,2016年一季度達67%。
?
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友集團)取得的驕人業績,在國內疲弱的糧油市場,猶如平靜的水面被微風蕩起了一層漣漪,聚集了業內的目光。作為上海市2400萬人的“米袋子”,良友在保障上海市糧油供應,穩定價格,履行國有糧食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還順利實現經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雙增長,成為國內糧食市場獨特的“良友現象”。
?
重組“煉成”大型糧油集團這份漂亮的成績單,是良友集團利用自身資源,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產生的必然結果,更與光明良友實現強強聯合不無關系。
?
近年來,國內糧食企業在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和規模化的激烈競爭中,企業競爭力弱、經營模式單一、缺乏自我積累等問題凸顯。特別是一些大型外資糧食企業,依靠雄厚的資本優勢,大舉擴張,給國內地方糧食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
良友集團也不例外。2014年度上海消費市場監測數據顯示,良友集團旗下的樂惠米業2014年占據30.5%的市場份額,光明米業的市場份額為26.7%,金龍魚品牌的母公司益海嘉里占據13.9%的市場份額,上海大米市 ? ?場形成“三分天下”的競爭格局。
?
面對國內糧油市場的“肉搏戰”,良友集團深刻地意識到,只有聯合重組,才能盤活資產、做強“大品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2015年,良友集團與光明食品集團、光明米業集團先后實施聯合重組。
?
重組后的良友集團成為全國惟一擁有主糧種植基地的地方國有糧食企業。
?
在國內率先形成集品牌優勢、資金優勢、加工優勢、渠道優勢和糧食掌控等優勢于一身的“產購儲加銷”一體化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并實現了核心產業“從種子到筷子”的全產業鏈覆蓋。
?
不僅如此,聯合重組后,良友集團進一步增加了在資本市場馳騁的能力,突破了其原來糧油業務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的瓶頸。對消費者而言,兩家聯合重組后,會在米業等相關產業上進行具體對接,未來在申城的市場上,大米的選擇將會更加多元,價格將更趨 ? ?合理,食品的安全也會更有保證。
?
良友集團有關人士曾對媒體表示,聯合重組以前,光明和良友都是有壁壘的,在農工商超市看不到樂惠大米,同樣在良友便利店也看不到光明的大米,今后這些壁壘可能會放開。兩家聯合重組占據的市場份額接近60%,將遠高于運作金龍魚品牌的益海嘉里13.9%的市場份額。“良友—光明”聯合體在上海大米市場將占據壓倒性優勢。
?
良友集團總裁張國江表示:“良友與光明聯合重組,沒有削弱良友集團的實力,也不是簡單的資產疊加,而是產業功能的積聚和放大。兩家集團的合作有利于上海食用農產品資源的整合,有利于維護上海糧油市場穩定,提供安全、優質、健康的糧油產品,有利于打造立足上海、全國布局、海外發展的大型糧油產業集團。”做市場上需要的糧食產品作為上海最大的從事糧食經營的國有企業集團、華東地區最大的綜合性糧油經營企業之一,良友擁有80余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公司,經營領域涵蓋現代農業、糧油加工、倉儲物流、便利連鎖、糧油貿易、進出口業務、實業投資等。
?
提起良友集團,上海人耳熟能詳。
?
海獅、樂惠、雪雀(福新)、味都、三添、友益等品牌深入人心;400多家“良友便利”分布上海市的大街小巷,為市民帶來便利和實惠。近年來,良友集團秉承“為百姓打造糧油精品、為員工創造美好生活”的企業宗旨,堅持良心、
?
良品、良友的市場價值觀,依靠綠色、健康、安全的產品積淀,雄踞上海灘。
?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
?
良友集團在對國內市場進行廣泛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積極轉變經營觀念,邁出了從“供給端”向“需求端”轉變的關鍵一步。
?
根據良友集團的規劃,下一步,良友集團將順應市場需求,以調整產品結構和重塑經營理念為抓手,生產市場上需要的糧油產品。一是推出非轉基因大豆油和葵花油,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同;二是根據消費者口感需求,推出晶潤香等新品地產大米;三是滿足居民需求,在平價店增加生鮮產品比重,得到消費者的積極響應,平價店經營質量持續改善。
?
與此同時,光明集團和良友集團也在積極探索大系統內業務同類項合并,以將其打造成為專業性公司。6月份,良友集團旗下大米業務全部劃歸光明米業,完成了對米業架構的改革和調整。張國江認為:“米業集團就是種植、加工大米的,把大米業務全部劃到米業集團旗下,既符合農業服務于米業的轉型要求,也有利于以‘市場之手’推動農業種植結構的改變。”“過去,農業種植什么產品,我們企業就加工什么產品,種植和加工脫節造成國內部分糧食品種階段性過剩。另一方面,部分農產品供給又嚴重不足,需要依賴大量進口才能彌補缺空。今后,良友集團將緊貼市場需求,以‘種糧’是為‘賣糧’服務的反向思維,改變農業種植和企業加工只管埋 ? ?頭生產而不抬頭看市場的傳統經營習慣,取而代之以市場上需要什么糧食產品良友就生產什么產品的全新經營理念。這是良友集團進行供給側改革的指導方向和著力點。”張國江表示。
?
致力做“有世界影響力”大糧商“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企業集團”,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新目標,也是光明、良友聯合重組的初衷。重組后的良友集團不僅在規模、核心競爭力、市場化運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提高,在產業鏈整合、市場占有率和經營規模方面也得到質的躍升。
?
目前,良友集團已經形成以“五大專業集團”為頭雁,“兩大投資平臺”(良友實業投資公司及良友香港公司,前者是集團在國內的投資平臺公司,后者是境外融資平臺公司)和“兩個流通平臺公司”(上海良友金伴便利連鎖公司及上海糧食交易中心批發市場股份公司)為兩翼的“雁陣”發展模式。在物流集團、油脂集團、面粉公司、米業集團、飼料集團(籌)等五大專業集團中,物流集團是以外高橋物流園區為中心,以樂惠物流和浦江倉儲為骨干,集糧食中轉、運輸、配送于一體的現代物流公司;油脂集團、面粉公司、米業集團、飼料集團(籌)分別是對應板塊生產加工銷售貿易的專業化集團公司。
?
張國江指出:“成為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糧油控股集團,是良友的愿景。”根據光明食品集團對良友集團的戰略定位,十三五期間,良友集團將按照光明食品集團的總體戰略部署,一 ? ?是推進外高橋園區發展,將其打造成中國最大的葵花油集散地,乃至中國糧油食品的集散交易中心;二是推進殷實農場建設,通過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產業先進、環境優美、生活優越的現代農業基地;三是與光明系統企業協同,打造全球糧油食品集成分銷平臺;四是積極參與光明系統產業協同,推進集團的國際化發展。
?
按照油脂板塊的戰略規劃,良友集團在穩定大豆油的基礎上,將重點發展葵花油,積極拓展菜籽油,形成三大基礎油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在高端食用油方面,良友集團還將深耕橄欖油、茶油等領域,以提升在高端食用油市場的話語權和盈利能力。此外,良友還與光明大系統進行業務協同,通過與光明集團收購的西班牙第二大食品分銷商米蓋爾公司加強業務合作,打造橄欖油的“中國品牌、歐洲制造、全球分銷”。同時,良友集團還積極推進外高橋園區的功能升級,依托自身的物流口岸優勢,打造“中國最大的葵花油進口集散地”,目前已連續3年保持中國葵花油進口最大港的地位。
?
如今,良友集團在“改革、轉型、創新、協同、管控”五大理念的引導下,依托“良友集團—專業公司—基層企業”三級管控模式,在為上海糧油市場提供安全、優質、健康的糧油產品的同時,努力打造“立足上海、全國布局、海外發展”的大型糧油產業集團。中國糧油行業的“東方明珠”正帶著耀眼的光芒和萬眾的期待,在上海大地冉冉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