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
因國內豆油主要依賴進口大豆壓榨生產,進口大豆成本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豆油價格的走勢。1月中旬以來大豆進口成本下跌,國內豆油價格承壓止漲回落,疊加豆粕需求持續不佳,油廠榨利虧損擴大,挺油意愿偏強,一定程度上支撐豆油價格。
1月中旬國內豆油價格偏弱油廠榨利萎縮
截至1月18日,一級豆油全國均價8077.5元/噸,較上周同期下跌53.75元/噸,跌幅0.66%。因原料主要依賴進口大豆,因此豆油價格變化一定程度上受到進口大豆成本的影響。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近五年大豆進口成本與國內一級豆油現貨價格的相關性系數在0.90以上,呈高度正相關,說明兩者的變化趨勢高度一致。中旬以來,大豆進口成本走低,拖累國內豆油價格小幅回落。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大豆進口成本為4705元/噸,較上周同期跌1.75%(考慮進口大豆的運輸周期約40天,進口成本構成要素中的CBOT根據40日前的期貨價格計算)。因前期南美產區不規則降水緩解旱情,市場對南美大豆產量擔憂下降,美豆期價不斷走低,導致大豆進口成本下降,缺乏成本支撐的國內油粕市場表現一般,當周(1月12-18日)豆粕價格環比跌5.18%,豆粕較弱,油粕比走高,疊加油廠豆油庫存無壓,正值需求旺季,豆油價格相對有一定支撐,當周豆油價格環比微漲0.4%,無力扭轉虧損局面。截至18日,國內油廠理論壓榨利潤為虧損663.34元/噸,環比上周同期虧損值擴大88.51元/噸,油廠榨利虧損擴大。
下旬國內豆油價格下方空間或有限
因南美旱情緩解及最新美國農業部供需數據顯示,國際大豆主產區供應寬松預期增強,美豆期價已連續下行半月有余,成本端仍無力支撐國內豆油行情。供應端看,根據海關數據顯示,12月大豆進口量982.3萬噸,較11月增長24%,原料供應充足,部分地區油廠因豆粕庫存壓力調整開工,整體看春節前國內油廠開工或相對平穩,預計豆粕價格在供應壓力下偏弱運行概率大,一定程度限制豆油價格跌幅。
需求看,春節臨近,貿易商及終端補貨意愿增強,市場提貨增加,本月初以來提貨排隊現象或延續,油廠及貿易商均有挺價意愿,同時棕櫚油市場表現偏強亦托底豆油行情。
因此,預計1月下旬國內豆油價格下方空間有限,若需求推動及相關油脂市場帶來利多指引,價格或有回升可能,但漲幅受成本拖累或較為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