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區”:中企在巴西大豆工程的現狀

    2014-04-06
    摘要:

    來源:華爾街見聞 中國企業原本希望把巴西作為進軍南美農業的中心之一,但是困難重重,原因包括巴西的官僚主義、經濟放緩、土地限制,以及巴西農業狀況等。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在巴西東北部,中國企業原本希望把... [詳細]

    來源:華爾街見聞


      中國企業原本希望把巴西作為進軍南美農業的中心之一,但是困難重重,原因包括巴西的官僚主義、經濟放緩、土地限制,以及巴西農業狀況等。


      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在巴西東北部,中國企業原本希望把它當作進軍南美農業的中心之一。但是現在,這里仍然是一片不毛之地。


      2011年,重慶糧食集團宣布在這里建立一個大豆壓榨工廠、鐵路和一個大型內陸倉庫。這些工程的總價為:20億美元。現在,該企業也僅僅用推土機推平了這塊100公頃的土地,然而,工程暫停,灌木叢生。


      該工程只是在巴西面臨困難的中國企業的一個例子。


      巴西臭名昭著的官僚主義,放緩的經濟,對中國企業渴求土地的不信任,以及巴西農業狀況等,這些似乎都解釋了這篇土地為何一片荒涼。


      據路透去年的一份調查,在近些年匆匆宣布投資之后,中國企業在巴西高達2/3的工程長期延誤,或永遠不會完成。


      巴西Bahia州政府稱,重慶糧食集團的計劃仍然進展緩慢。Bahia農業部發言人JosaltoAlves稱:“該工程仍然處在政府官僚主義審批過程中。”他表示,這項工廠需要得到許多項政府批準,以及環境方面的許可證。


      美洲對話的中國和拉美項目主管MargaretMyers懷疑,中國企業在巴西項目的擱淺不僅僅是因為當地政府的繁文縟節


      中國企業購買大面積土地也引發了不信任。


      巴西媒體報道,重慶糧食集團最初的計劃不僅僅是建立一個工廠,還在周圍購買了大面積的農場。


      在那時候,巴西的立法者表達了對中國企業的擔憂,認為它們對盡可能獲得更多的自然資源感興趣,這對巴西人沒有益處。


      Myers稱,重慶糧食集團的項目被廣泛的認為是“豪取土地”。


      在2010年項目條款進行談判的時候,巴西政府限制了外商對土地的所有權。官員們私下稱,這主要是針對中國。


      另外,巴西放緩的經濟也促使許多國外投資者削減投資。


      在2010年,巴西經濟增速為7.5%。許多人相信,再經過10年的發展,巴西將加入發達國家行列。但是,因為基礎設施落后,以及政府改革停滯,巴西后來的經濟增速平均值僅為2%。


      再次,巴西大豆行業成熟,國際大型糧食企業早就進入巴西,新競爭者難以進入。


      美國和歐洲的企業控制大豆壓榨已經數十年。


      全球大型糧食企業嘉吉(Cargill)和邦吉(Bunge)控制著巴西Bahia州的西部地區。它們早已經與當地生產商達成收購大豆的協議。


      巴西油籽加工協會主管CarloLovatelli稱:“


      巴西大豆壓榨行業非常成熟,新競爭者很難進入,甚至對實力強的中國企業來說也是這樣。


      周三,中糧集團宣布15億美元獲得新加坡來寶集團農業部門的多數股權。2月份,中糧集團同意收購荷蘭糧食貿易商Nidera。現在,中糧集團能夠直接從巴西和其它頂級生產商獲得大豆供給,從而繞開美國ADM、嘉吉、邦吉和路易達孚(LouisDreyfus)。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