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 金曉巖)上個月剛剛收購荷蘭農產品及大宗商品貿易集團Nidera的中糧集團,昨日又宣布與總部設在香港的來寶集團達成最終協議,中糧將拿下來寶旗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寶農業”)51%的股權,并成立合資公司。由此不難看出,一向擅長國內并購整合的中糧集團正開始急速擴張海外版圖。業內有分析認為,接下來,位于糧食主產區的南美企業會是中糧并購不錯的選擇。
據悉,上述交易為全現金交易,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將擔任來寶農業的董事長,來寶集團的創始人和董事長Richard Elman將擔任副董事長,來寶集團首席執行官Yusuf Alireza將擔任過渡首席執行官并將領導現有的來寶農業管理團隊。
來寶農業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三個板塊,分別為谷物油籽;可可、棉花、咖啡等軟商品貿易以及糖業。業內普遍認為,來寶最擅長的即是從低成本的生產地,如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澳洲獲得資源,然后將其運至高需求的市場,如中國、印度、中東等國家,在這一過程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并獲取利潤。它已經在全球范圍建立起完整的采購、存儲、銷售、運輸和交易產品的鏈條,這有利于中糧打通國內外市場。
中糧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全球供應’需要更加高效便捷的供應鏈體系。Nidera和來寶加入中糧后,中糧可以控制的糧食貿易量不僅可以滿足中國提出的適度進口需求,還可以進行第三國貿易。”
目前,中糧業務涵蓋種植養殖、收儲物流、農產品加工和品牌食品,按照寧高寧的設想,通過并購中糧將逐步完善海外布局,匹配農產品區域供給和品種需求差異,打通國際主產區和主銷區。中糧將在全球最大的糧食原產地和擁有全球最大糧食需求增量的亞洲新興市場建立起一穩定的糧食走廊,再加上上游有港口碼頭、貿易團隊、風險控制,最終做到“買全球,賣全球”。
業內分析指出,除拓展業務外,身為我國最大的糧油食品巨頭,中糧還背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更多掌握國際市場話語權的重任。而通過海外并購,中糧會擁有更穩定的糧食進口源,緩解我國糧食缺口逐年增加導致的焦慮。
未來十年將是中國食品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由于國內擁有的農業資源有限,大規模的海外并購被視為滿足我國對糧食不斷上漲需求的一種舉措。寧高寧早在2011年就透露,中糧正嘗試將中國的消費市場與海外資源市場連接起來,并將尋求海外投資,以確保國內糖、小麥和大豆等食品的供應。
“中糧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將重心放在國內整合,而近兩年,該集團在國內各個領域布局已經比較成熟了,且隨著在國內尋找優質的農業企業越來越難,中糧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未來該公司還將不斷進行海外并購。” 食品營銷專家博蓋咨詢總經理高劍鋒表示。
高劍鋒分析,“按照中糧的業務結構,其并購目標有三類,首先是設立在糧食主要生產國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比如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公司;二是在需求很大的市場有品牌有渠道的公司,如在印度、中東有銷售網絡的公司;三是來寶這種全球化的公司,有很強的供應鏈和銷售渠道。但要收購像來寶這類大型企業的機會屬于可遇不可求,所以綜合來看,未來南美地區主營小麥、玉米等主糧的農業公司對中糧來說會是不錯的收購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