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網5月16日訊(記者 李丹)瀏陽人素有吃茶油的習慣,如今市場上的茶油,一般的要賣到30元/斤,而如果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小籽茶油,售價更是高達50元/斤。如果,有人挑著茶油上門,還只要25元/斤,你會不會動心呢?近日,關口街道長興社區的劉先生撥打了本報新聞熱線83830000,說他就買了這“劃算”的茶油。5月12日,劉先生傍晚回家時,母親告訴他,“今天撿了一個大便宜,”僅僅只花費了300元便買到了20斤茶油。“算下來,一斤只有15元。”劉先生的第一反應是,老人家上當了。他趕緊搬出母親買的茶油,打開瓶蓋倒了一些放到白色的瓷碗內。
“顏色倒是很黃,與茶油相差無幾。但是,湊近一聞,難以聞到茶油的香味。”劉先生一拍手一跺腳,父母肯定是上當了,這買回的肯定是摻假的茶油。
這些所謂的茶油是從哪里買來的呢?母親告訴他,當天有一個自稱是常德漢壽的男人,挑著茶油來到家里,還給他們出示了身份證,說自己在瀏陽修高速,家里的茶油吃不完,就挑到瀏陽來賣,只要25元/斤。經過討價還價,最終花300元買了20斤。
聽到兒子的分析后,兩位老人心疼花出去的300元錢,看到父母內疚著急的樣子,劉先生下決心找這伙人退錢。第二天上午,他找到了溪江,發現了這伙人的蹤影。“他跟我說,把手上剩下的80斤油都給我,但是不退錢。”從這個人的話語中,劉先生更加斷定這茶油肯定有問題,在劉先生再三的堅持下,最終他要回了300元。
“我自己的損失是挽回了,但在尋找過程中,我發現還有很多人上當買了這些油。”劉先生希望通過本報提醒更多市民,以免上了這些人的當。(付線索提供人劉先生話費30元)
□民生實驗室
茶油是真是假?撒把米檢驗一下
用真茶油油炸時產生大量“泡泡”,假茶油一點也沒有
“就我知道的,就有四個人買了這些油,而且一買都是幾十斤。”為了一探這些油的究竟,昨日上午,熱心的劉先生帶著記者,來到關口街道金口村另外一戶居民家。“我只花了250元便買到了40斤。”買到這些油的晏女士說。計算下來,一斤只花6.25元。
那么這些油到底是不是茶油?劉先生根據自己平時用茶油做菜的經驗,與記者一起做了一個實驗。將他們買的所謂的“茶油”,倒入鐵鍋內燒開,撒入一把大米,油面沒有變化,沒有任何泡泡產生。而換用本地茶油進行同樣的實驗,油面上很快便產生泡泡,而且幾乎覆蓋整個油面。“很明顯,這不是茶油。”劉先生說。“聽說市場有茶油粉可以勾兌出這種茶油,這些油會不會是用化學原料勾兌出來的呢?”
隨后,記者帶著這些假茶油來到市工商局,食安科科長盧學良查看后,很肯定地說,“這些油肯定不是茶油。”同時,他還請教了上級檢測部門,但由于現在對食用油的檢測項目比較少,不能判斷出這種油到底是什么油。但是,對于用化學原料勾兌出食用油的說法,他表示“暫時沒有聽說過”.
“6元多一斤的油,現在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對于這些油,工商部門建議市民最好不要食用。而如果市民再次發現這伙人的行蹤,可以向本報新聞熱線83830000提供線索。
□小貼士
三招辨別真假茶油
除根據生活經驗和價格可幫助辨別真假純茶油外,還可以通過以下幾招辨別真假茶油。
聞:手掌上滴一兩滴油,合攏摩擦雙手發熱時聞其氣味。優質的壓榨山茶油都是可以聞到獨特茶油味的,但是如果聞到異味或者其它油種的味道,那就說明油的質量有問題了。
嘗:如果口感爽滑,喉嚨的后部有明顯的茶油清香,基本就可以放心食用。如果感覺有酸味、焦苦味,或者是有明顯的異味,生吃之后有惡心感就必定是摻假產品。另外摻假茶油的油性很大,口感非常的黏稠,上下嘴唇明顯感覺粘連。真茶油是口感爽滑的。
摸:假茶油非常油膩,涂在皮膚上是浮在表面不被吸收的,用清潔液洗過依然油膩,真茶油是潤而不膩的,很快會被皮膚吸收,不會給皮膚帶來任何負擔和厚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