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業研究網
山茶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脂,是從新鮮果實中榨取的天然、綠色、營養、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其憑借營養豐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其他食用油沒有的諸多有點被譽為是“東方橄欖油”.2008年到2011年山茶油產量平均年遞增量達到7%.至2011年茶油的產量達到了28.8萬噸。但只占我國食用油市場的份額不到1%.我國山茶油市場尚處在探索的起步階段。這就意味著山茶油產業要想發展就要加強產業化模式,提高山茶油的生產技術水平,加速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更重要的是要完成產業的整個布局,加強產業的資源整合利用,保持我國山茶油產業的競爭優勢及發展后勁,促使產業逐步走上產業話發展的道路。
中國行業研究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茶油行業投資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詢報告》顯示:山茶油作為一種全新的油種,在茶油的主產區,比如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消費者的認知度比較高,而對于山茶油非主產區的深圳、北京、廣州等市場,消費者在認知上存在較大的陌生感,但這些市場卻是山茶油潛力消費區。茶油主要集中在我國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地區的高山及丘陵地帶,一直被視為山珍貢品,素“油王”之美譽,在營養價值上和橄欖油有過之而無不及。對市場茶油的前景,來自江西“綠海”、江西“潤心”、“茶百年”等品牌紛紛表示看好。我國油茶主產區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貴州、安徽、云南、重慶、河南、四川和陜西14個省(區、市)的642個縣(市、區)。其中,種植面積大于10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在5萬-10萬畝的縣(市、區)有97個,種植面積在1萬-5萬畝的縣(市、區)有142個,種植面積小于1萬畝的縣(市、區)有261個。
中國茶油市場供需格局投資分析
一、2008-2011年中國茶油的供給投資分析
2008年到2011年山茶油產量平均年遞增量達到7%.雖然國內山茶油每年總產量穩定在150000噸左右,但只占我國食用油市場的份額不倒1%.目前,我國山茶油市場尚處在探索的起步階段。這就意味著山茶油產業要想發展就要加強產業化模式,提高山茶油的生產技術水平,加速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更重要的是要完成產業的整個布局,加強產業的資源整合利用,保持我國山茶油產業的競爭優勢及發展后勁,促使產業逐步走上產業話發展的道路。
二、中國茶油的需求投資分析
另一方面,未來茶油市場需求旺盛。根據《全國油茶發展規劃(2009-2020)》規劃,2009年我國年產茶油為26.7萬噸,年人均占有量僅0.2公斤,遠低于發達國家年人均占有橄欖油20公斤的水平,食用油消費結構極不合理,發達國家橄欖油的消費量一般占其植物油總消費量的40%以上。我國要達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標準,全國茶油產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達250萬噸左右。我們由這一趨勢可以見到,未來茶油的市場需求將非常旺盛。這給行業的從業者和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三、中國茶油的供需平衡投資分析
2009年,我國茶油總產量達到26.65萬噸左右,2010年茶油總產量為27萬噸。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茶油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提出的我國茶油產業總體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力爭使我國茶油種植總規模達到7,000萬畝,更新、嫁接和新造茶油林,年畝產茶油達到40公斤以上,全國茶油產量達到250萬噸。
茶油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已將其作為重點推廣的健康型高級食用油,近幾年茶油的消費量呈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茶油營養和保健知識的普及,市場對茶油的認知度逐步提高,茶油消費區域已由主產區逐漸延伸至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上海、北京、廣州等中心城市的食用油市場,茶油的需求量正快速上升,其需求增長主要來源于消費結構升級。
近年來,我國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析顯示,我國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4年的9,422元增加至2010年的19,109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5%.同期,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由2,936元增至5,919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2%.我國居民家庭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將帶動食用植物油市場消費升級,為茶油這種優質食用植物油的消費市場培育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綠色健康食品理念普及,人們對食用植物油消費觀念、消費習慣也開始改變,預計茶油的消費量將會出現更加快速的增長趨勢。
中國茶油市場發展投資決策
茶油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我國目前植物油的消費呈剛性增長,《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食用植物油的自給率不低于40%.在我國糧油被外資控制的現狀下,這一目標很難實現,而發展茶油產業是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的最佳選擇,具有戰略意義。近年來,地溝油、黑心油混上老百姓餐桌的事件層出不窮,消費者對食用油的選擇也越來越謹慎。隨著老百姓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識的提高,茶油產業或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
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并進
品牌是衡量企業及產品的重要標準,對于一個行業來說,打造自己的品牌至關重要,但在目前,茶油行業的知名品牌卻并不多。
市場認知度待提高
作為高端食用油,茶油在我國已有數千年食用歷史,也是我國特有的高檔民族品牌食用油脂,其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高達80%以上,加上茶油的油脂穩定性強、不易氧化變質等特點,被譽為“東方橄欖油”.但由于油茶樹特殊的產地限制、民眾食用油消費習慣的不同,以及茶油低調的宣傳,茶油的市場認知度還不高,推進茶油烹飪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促進茶油行業持續穩步發展,成為茶油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市場研究,食用油的健康發展歷程,不僅迎合了現代人所追求的健康生活理念,也是我國烹飪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茶油作為營養、健康、食用價值特別突出的高端食用油,雖然行業發展剛剛起步,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加大茶油烹飪知識的普及,不僅將推動茶油產業的發展,更有利于推進全民健康工程,推動烹飪行業的健康發展。
據市場調查,近年來,消費者的飲食觀念發生很大改變,健康消費成為主流趨勢,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將直接帶動高端食用油市場的活躍,可以預見,未來幾年以茶油為代表的高端食用油市場將會迎來持續的旺銷時期。
中研普華行業研究機構認為,盡管前景看好,就現階段中國市場而言,茶油的普及推廣仍然是一大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原料采購的質量檢測和監控體系建設,確保原料安全,是茶油產業發展的堅實保障。隨著民眾健康意識的增強、茶油知識的持續推廣與普及、國家對茶油產業的重視與支持,以及茶油在食用油市場消費比例的提高,未來幾年,茶油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春天。
中國茶油未來市場趨勢預測
一、2012-2015年中國茶油的供給趨勢預測
2009年下半年國務院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把油茶產業培育成興林富民的支柱產業,2009年產茶油約26.65萬噸,產值約110億元。從茶油系來看,則大致以江西、廣西、湖南、浙江、安徽五省為主。湖南還特別在《關于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至2015年茶油年產量達到50萬噸,年產值達到300億元。對2009年銷售收入為9億元的金浩,預計其2015年的銷售收入為40億元。就全國市場而言,2015年茶油的產量將達到110萬噸左右
二、2012-2016年中國茶油的需求趨勢預測
1.需求預測
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口將增加到14.5億,按人均食用油消費22公斤計算,食用油的消費總量將達到3200萬噸。目前,我國各類植物油年生產能力為1000多萬噸,即便每年增加100萬噸的食用油供給量,10年后產量僅能達到2000萬噸,需增加約1.8億畝的油料播種面積,屆時每年仍需進口1000余萬噸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場的正常供給。
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年產茶油為二十幾萬噸,年人均占有量僅0.2公斤,遠低于發達國家年人均占有橄欖油20公斤的水平。我國要達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公斤的標準,全國茶油產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達250萬噸左右。可見,未來茶油的市場需求非常旺盛。此外,油茶副產品茶枯、茶殼的利用價值也非常高,茶枯經深加工可生產茶皂素、拋光粉和飼料等。目前,國內市場的茶枯餅每噸售價已上升到1800元,茶殼的售價也達到每噸249元。今后油茶副產品與油茶產品一樣具有廣闊的前景。
2.發展潛力
高產穩產新品種的培育成功為提高油茶產量打下了基礎。到目前為止,我國已選育出包括油茶優良農家品種、雜交組合、優良家系和無性系等油茶優良品種(系)100多個,像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的“長林”系列等,其中畝產茶油50公斤的油茶高產無性系82個,有些優良品種(系)畝產茶油可達到70多公斤。
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良種苗木培育技術為新造油茶林早實、豐產、穩產奠定了基礎。在技術方面,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研發的油茶芽苗砧育苗技術推動了油茶整個培育方式的變革,使油茶品種規模化擴繁和快速培育成為可能。以此為基礎,國內形成了一批油茶良種苗木生產基地。如今,全國95%以上的苗圃、5000萬株以上的良種苗木均采用此技術。
日趨成熟的低產林改造技術提高了低產林產量,其中效果顯著的有:常山縣新昌鄉尤輅村的5000畝油茶林,低改前為上世紀60年代種子直播林分,畝產茶油3-5公斤,采用低產林改造技術后,每年畝產茶油量達到15.3公斤,采用油茶與果樹間種,畝產油量達到20公斤;青田縣章村鄉章村的3000畝連片油茶林,大部分采用強化撫育管理改造,少部分采用高接換頭改造,改后第三年產量大幅度上升,畝產油量達到16.7公斤。目前,我國低產油茶林面積達4000畝,占現有油茶總面積的90%以上。改造低產林是短時期內提高油茶產量的有效方式。
中研普華行業研究機構認為,油茶的生產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身,對于推進山區綜合開發、保護糧食耕地、維護國家糧油安全、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加快國土綠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國務院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顯示,2009年產茶油約26.65萬噸,產值約110億元。而從茶油系來看,則大致以江西、廣西、湖南、浙江、安徽五省為主。同時提出要把油茶產業培育成興林富民的支柱產業,“十二五”時期14個主要油茶省區將建設油茶林基地3250萬畝,到2020年我國油茶林基地有望達到7000萬畝,年產茶油突破250萬噸,人均可消費茶油2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