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4年過去,以陳建國為主要力量參與應對的裕民縣紅花油之役,仍被同行們津津樂道。
當年,34歲的他率領技術攻關團隊,苦戰兩天三夜,不僅挽回3300多萬元投資,救一干股東于水火,而且將裕民縣天鼎紅花油有限公司帶入發展快車道。
創業之役:技術男拯救公司
陳建國,自治區第六屆青年創業創新大賽亞軍獲得者,烏魯木齊上善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由于父親經營油脂作坊的緣故,他對油脂行業相當熟悉。“小時候父親給我們兄弟幾個的零花錢上就殘留有油香味,我一直喜愛油脂的味道。”
正基于此,陳建國在大學選擇的也是油脂專業。2003年畢業,他進入四川廣元一家油脂廠擔任技術員,了解到大規模油脂加工的生產工藝,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
2007年,疆內朋友想開辦油脂企業,陳建國被邀請回來,擔任技術總監。2012年,他所在的公司進軍紅花油領域,開辦了裕民縣天鼎紅花油有限公司。次年,依托當地5萬畝有機認證紅花種植基地,公司投入3300多萬元建設紅花油冷煉加工廠,并從湖北引進了一套最先進的冷煉專用壓榨設備投入生產。
不料,這套設備在運轉中,容倉內產生大量熱量,導致紅花籽糊化、爆缸,損壞了設備。與廠家多方溝通,技術人員多次調試,仍無法解決問題,廠家甚至放棄收回設備尾款,派來的技術人員也打道回府了。
3300多萬元的投資面臨著打水漂的危險,更麻煩的是,廠子里還有上百號工人等著開工生產。兩套善后方案擺在了大家面前,一是更換其他廠家的榨油設備碰碰運氣;另一個是凍結生產線半年,待到開春重新調試看能否解決問題。無論哪一種,都是下下之策。
“當時悲觀情緒蔓延,股東們做了最壞的打算,準備遣散工人,關停工廠,這個當年裕民縣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面臨著夭折。”陳建國說。
怎么辦?技術員出身的陳建國靜下心來,組織11人的團隊攻關,背水一戰,在改造設備壓榨方式上尋找突破口,用兩天三夜畫出幾套機器容倉的新圖紙,重新車床零部件,一次次安裝調試,最終解決了糊化、爆缸難題。后來又用了大約1個月的時間,發明了可循環使用的大型過濾組件,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這一戰,研發團隊兩度創新,使紅花籽油冷榨生產線得以順利運行。“更重要的是,擁有了核心技術后,我們首次實現了紅花籽油冷榨生產工藝的標準化,不僅保住了企業,還為整個行業作出了貢獻。”陳建國說。
“點石成金”:葡萄籽藏大玄機
紅花之外,接著映入陳建國眼簾的是果中之王——葡萄。
新疆葡萄品質優良享譽國內外,作為全國的葡萄主產區,品種多樣的葡萄也衍生出諸多行業,比如紅酒釀造業。
雖說葡萄是寶,但一經釀酒,剩余部位可就身價大跌了。釀酒殘渣包括葡萄皮和葡萄籽,成分呈酸性,且含有酒味。牲畜不能食用,很多酒莊沒有專門的設備處理這些葡萄殘渣,堆放時間久了,還造成環境污染。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物,令酒莊老板很是頭疼。
正是讓酒莊老板恨得牙癢癢的葡萄殘渣,在陳建國眼里,卻是了不得的寶貝。“葡萄籽中富含原花青素、不飽和脂肪酸,在抗氧化、防衰老、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等方面功效顯著。另一個附帶價值是,葡萄皮經過工藝處理后,可以提純成為動物精飼料。”
“我們團隊相繼開發了冷凍膜技術提取葡萄籽油、提取原青花素等延伸產品的工藝,有了這些技術鋪墊之后,我們在阜康市的全疆首家冷榨葡萄籽油公司籌備生產。”陳建國說。
這個時候,生產的原材料——葡萄籽,需要大量收集。
陳建國與瑪納斯縣一家酒莊接洽,對方董事長聽說居然有人愿意出錢來收購釀酒殘渣,覺得事有蹊蹺。“對方出于商人的直覺,客氣地向我們打聽殘渣的用途。我覺得葡萄籽的營養成分也不是商業機密,而且做生意,誠信為本,不能讓對方蒙在鼓里,就把提煉原花青素的點子和盤托出。”陳建國說。
聽完陳建國的介紹,對方恍然大悟,連連感嘆:“有了這門技術,你們就相當于擁有了‘點石成金術’啊。”后來,這家酒莊不僅與陳建國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還投資進來成了公司股東。
“全疆保守估計約有180萬畝葡萄,酒莊釀酒后產生的葡萄籽和皮混合物廢渣在26萬噸左右,而以我們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能消化的只有3萬噸左右。”陳建國說。
專注榨油:做個“永不下車的人”
此前,因為自己技術員的定位,陳建國在企業中一直是擔任股東和職業經理人的角色。獨自創業的契機出現在2015年。“當時,我注意到自治區青年創業創新大賽,觀看比賽時,發現很多參賽者都是帶著技術創業,由此受到啟發,萌生了獨自創業的想法。”陳建國說。
2016年,陳建國創建了上善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油脂冷煉加工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公司未來定位植物研究,開發更多的精加工產品,形成以上善元公司為研發基地,其他分公司生產精加工產品的產業群。他還聯合其他油脂廠家成立了新疆紅花油聯盟,希望將更多的核心技術留在新疆,壯大發展底蘊。
今年,陳建國攜創業項目參加自治區第六屆青年創業創新大賽,力壓一眾青年才俊奪得亞軍。“這次參賽結識了很多創業者,大家相互交流學習,一場又一場頭腦風暴讓我受益匪淺。同時,對創業環境、創業政策有了更多了解。”陳建國說。
新疆作為全國農產品主產區,對糧油行業來說是一座巨大的“富礦”。繼紅花、葡萄之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創新,陳建國認為玉米胚芽、南瓜子這些傳統的油品依然有深挖的潛力。
深耕糧油行業多年,陳建國以技術立身,圍繞紅花、葡萄項目已獲得了23項專利、3個品牌的授權。并于2015年入選自治區科技計劃專家庫,2016年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陳建國的父親曾給他講過一個道理:干事業就像坐火車,剛開始你和一群人一起坐車,中途小站有人下車了,又有人半道上來。中途上車的人,不知道前面的故事,前面下車的人不知道后面的故事,而你不下車一直在,最后成了對這個行業最了解的人,自然也就成了專家。
陳建國如父親所望,在油脂行業沉淀下來,不僅成了專家,還成就了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