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荊門
1月23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傅廷棟院士工作站續簽儀式及高油酸菜籽油新聞發布會在荊門舉行,媲美“橄欖油”的高油酸菜籽油正式上線。
傅廷棟院士(左二)、副市長梁早陽(右一)
據了解,傅廷棟院士是我國油菜遺傳育種學家,中國油菜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傅廷棟院士工作站于2012年2月在荊門市農業推廣中心掛牌成立。六年來,荊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緊緊依托傅廷棟院士及其團隊成員的科研技術優勢,在項目引進與落地、科研成果應用與推廣、技術難題聯合攻關、基層農技人員培養與培訓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荊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先后引進了湖北國科種業,投資1.2億元建設雜交油菜種子研發中心項目,并承擔了院士團隊52個油菜雙低新品種的篩選和12項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優質雙低底油菜1000萬畝,訂單示范種植面積20萬畝,直接帶動農民增收2000萬元。同時還帶動養蜂業,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輻射帶動荊門市周邊乃至整個湖北油菜產業的發展。
本次傅廷棟院士及其團隊與荊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第三次續簽院士工作站協議,將進一步帶動荊門油菜產業的提檔升級,振興荊門的油菜產業,為培育和打造在全國有競爭力的優質油菜品牌作出新的貢獻。
華中農業大學傅廷棟院士團隊成員周永民教授宣講高油酸菜籽油功能開發
荊門市是全國油料產業帶的核心區、湖北最大的優質雙低油菜生產區和湖北“一壺油”戰略的原料區、加工區。荊門是全省商品菜籽供應大市,所轄沙洋縣、鐘祥市、京山縣、掇刀區等四地已被省政府確定為雙低優質油菜保護區,常年種植油菜在160萬畝以上。全市常年供應商品油菜籽在30萬噸以上,占全省菜籽總產的三分之一。油菜籽加工年產能200萬噸,全省第一位,可生產出占全省總量20%以上的食用菜籽油,屬油菜高產區。
油酸,被營養學界稱為“安全脂肪酸”,是評價食用油好壞的標準。傅廷棟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油酸、低亞麻酸、低芥酸”的油菜品種,在荊門連續兩年試種,高產田塊產量達到了247公斤,油酸含量高達75%,可與橄欖油相媲美且廉價。在高油酸菜籽油產品發布會現場,荊門民峰油脂有限公司利用高油酸菜籽生產的“荊花”高油酸菜籽油正式與市民見面。
“荊花”高油酸菜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