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十年,他從高手如云的食用油行業強勢勝出

    2018-02-13
    摘要:

    在百舸爭流的食用油行業中,它如同一葉扁舟拔錨啟航,踏浪而行,駛入通向希望的航程。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大團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要依靠一支奮發圖強的團隊,起決定作用的是它的掌舵人。大團結公司董事長張盛陽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引領企業走過了十年艱苦創業的航程,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記大團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盛陽

    十年前,二零零七年的冬季,一家食用油企業降生在大別山麓的革命老區——六安市。在百舸爭流的食用油行業中,它如同一葉扁舟拔錨啟航,踏浪而行,駛入通向希望的航程。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大團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十年后的今天,大團結公司已成為中國食用油行業中乘風破浪的一艘旗艦,連續獲得安徽省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省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這三塊閃閃發光的金牌,摘取了中國山茶油十強企業的桂冠。啟航油在中國食用油十大名牌排行榜中排名第五,它由一株稚嫩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綠蔭覆蓋了半個中國,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和追捧。近年來啟航油進軍亞、非、歐,已經敲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大團結公司的成功并不存在什么奧秘,它只是驗證了“世間只要有了人,就能創造出任何奇跡”,這條不滅的真理。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要依靠一支奮發圖強的團隊,起決定作用的是它的掌舵人。大團結公司董事長張盛陽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為企業振興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他不愧為公司的頂梁柱、主心骨、掌舵人。

    信念引領航向

    張盛陽在學生時代,就用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來激勵自己:“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他想做一件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情,去實現人生的價值。這便是他一直堅守的信念。

    張盛陽生于1969年,而立之年當上了一家中型國有企業的副總,光鮮的職業、豐厚的報酬、安定的生活,未能留住他那志存高遠而勃勃跳動的心。2005年他和幾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攜手下海,創辦了第一個屬于自己的企業——安徽恒巖混凝土有限公司,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獲得了第一桶金,完成了資本積累、經驗積累的過程,為二次創業奠定了基礎。此時張盛陽謀劃著如何邁出新的一步,他要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奮力一搏。

    本世紀初商品市場曾出現一股暗流,少數不法經營者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假販假,一時間偽劣商品充斥市場,特別是食品安全令人擔憂。張盛陽認為油脂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關系到百姓的生命和健康,如果通過努力生產出綠色健康的食用油,這應該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對于這一設想股東們存在一些顧慮,其一,食用油行業高手如云,競爭激烈,難有立足之地;其二,食用油是微利產品,企業難以應對風險;其三,食用油衛生標準高,一旦出現疏漏即會身敗名裂。思考成熟的張盛陽為大家分析利弊得失,他認為最困難的、最有風險的事業,往往是最有價值、最有益于社會的事業。通過反復醞釀,在大家的一致支持下,張盛陽和幾位股東以果敢的勇氣,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食用油行業之中。

    張盛陽和幾位創業者首期籌資八千余萬元,選擇在六安市葉集試驗區落戶辦廠,因為這里改革開放的力度大,投資環境好,又近鄰油料資源豐富的大別山區。在試驗區領導的全力支持下,一場創業的攻堅戰正式打響,他們駐扎在雜草叢生的工地上,寒來暑往,蚊叮蟲咬,人累瘦了,眼熬紅了,生病也不離開崗位,一切困難和私利都被甩在身后。

    八個月過去了,一座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食用油加工企業拔地而起。當工廠落成時,張盛陽首先想到的是在廠區最顯著的位置豎起一道永久的牌匾,天藍色的鋼板上書寫著:“為中國人吃上健康油不懈努力”幾個醒目的大字。他要讓員工們永遠記住這個諾言,這是大團結公司必須堅守的信念。

    在此后的日子里,張盛陽曾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因自然災害引起的油料減產,因市場競爭造成的資金周轉緩慢等等,他以敢于擔當的大將風度去應對各種挑戰,從未喪失信心,退縮不前,最終所有的困難都在他面前低頭讓路。據安徽省食用油行業提供的信息,十年前全省食用油企業有三百家,經過優勝劣汰到2017年底尚存二十家,不足十分之一,大團結公司就在這堅持到今天的企業之中茁壯成長。

    勤奮通向成功

    古人云:“百倍其功,終必有成”。張盛陽雖然受過高等教育,具有研究生學歷,但所學的專業及以往從事的職業與食用油可謂風馬牛不相及。要挑起大團結公司這樣的一副重擔談何容易。而克服自身不足只有依靠兩個字——勤奮。熱愛學習是張盛陽的一大特點,他一邊為公司的生產經營而忙碌,一邊投入到食用油專業和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之中,十年中他參加了106次培訓班的深造,離崗學習452天,平時工作再忙再累也堅持每天學習兩小時不動搖。

    為了解食用油行業的前沿動態,張盛陽虛心向農業、林業方面的專家拜師求教,得到了他們的指點。中國農業技術經濟促進會副會長馮紀福就是張盛陽的良師益友之一,馮教授曾12次到公司為張盛陽排憂解惑。張盛陽登門求教更是不計其數。

    就這樣通過孜孜不倦的學習,張盛陽硬是啃完了《管理實踐》《管理心理學》《油茶籽加工技術》等八十多部理論著作,寫下了310萬字的讀書筆記。他從一名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對食用油的生產、營銷了如指掌,每道工序他均可頂崗操作。他親自參與的科研項目獲得國家16項實用型發明證書。

    張盛陽是一位工作狂,他每天工作十小時以上,從沒有節假日、雙休日的概念。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多天,他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不超過一百天。十年中他為事業奔走于大江南北,國內國外,總里程達到80多萬公里。有時早晨從合肥趕到上海辦事,連夜返回。第二天一早他又出現在六安葉集的生產車間里。開始他自己駕車東奔西走,后來怕不安全請了一名駕駛員,但年輕的駕駛員也跟不上他的工作節奏,只好另求高就。

    人不是鐵打的,長期忙碌的張盛陽身體垮了,面黃肌瘦,難以支撐。醫生讓他住院治療,可是企業離不開他,只好背上藥罐繼續為公司操勞,正如張盛陽的同伴所說,他就像一只上足了弦的鐘表,讓他停也停不下來。

    誠信重于泰山

    大團結公司的庭院里,有一塊重達四十噸的花崗巖璞石,上面鐫刻著“誠風儒行”四個行書大字。這是大團結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也是張盛陽的座右銘。

    張盛陽講誠信首先表現在產品質量上,他倡導用良心做油,一絲不茍地把好質量關。張盛陽為自己設坎,要求產品質量指標必須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和歐盟標準。將產品的一級檢驗提高到三級檢驗,每批新產品經過國家級科研單位的檢驗通過,方可投放市場。十年中大團結公司已成為“全國放心油進農村進社區示范單位”,獲取了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四個有機產品標識。

    張盛陽的誠信也體現在對社會的貢獻上,他一直主張“利”與“義”相統一,小利要讓位于大義。公司成立之初,還處于投入大于產出的階段。按政府規定,新企業投產一年后才要納稅,而張盛陽突破此規定,2008年8月投產,當年底就向稅務機關如數繳納了稅款,以后年年如此,因此大團結公司連續多年被安徽省國家稅務局授予A級納稅信用等級單位。

    大團結公司為了發展壯大,向銀行貸款融資是少不了的,十年來進出達13億之巨,他們按時付息還貸從不拖久,金融界的人士都把張盛陽看作值得信賴的人,把錢放到他手里放心。

    大團結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與供應、銷售、買方、賣方交道甚多,張盛陽處處為別人著想,把利益和方便讓給對方,嚴謹地執行合同,從未違約、毀約,受到業內人士的較高評價。公司的320多名代理商,56名供應商和10070戶簽約農戶對雙方的合作都感到非常愉快。大團結公司的發展不僅給本企業員工增加了福祉,而且也帶動了一方農戶脫貧致富。由于大團結公司重合約、守信用,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

    大團結公司創業成功之后,沒有忘記對社會的回報。張盛陽認為,一個企業的成長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離不開社會上方方面面的幫助。企業成長起來了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感恩、如何回報。當汶川、玉樹發生地震,張盛陽帶頭捐款,第一時間組織隊伍趕赴災區支援。張盛陽驅車萬里到西藏少數民族地區訪貧送暖,與四名藏家小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提供全部教育經費,直至大學畢業。對于企業周邊的希望小學,貧困家庭張盛陽更是經常慷慨解囊,在大團結公司已經形成制度。

    團結凝聚人心

    大團結公司用“團結”命名企業,是為了牢記團結的重要。

    公司籌建時,張盛陽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則消息,據中央統戰部中、全國工商聯調查,私營企業存活期一般只有四至七年,大多是一年發家、兩年發財、三年破產。其根源就在利益驅動和管理模式上,可以說是團結出了問題。

    張盛陽領悟到:一個人勢單力薄難成大業,必須有一個團結的班子、堅強的班子。創業階段幾位合作伙伴同甘共苦,不分你我。但企業走上正規之后,就會產生不同的想法,難以形成合力。他學習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積極倡導現代管理制度,把公司的決策層、管理層和監督層嚴格劃分、各負其責。張盛陽作為董事長堅持民主集中制,認真聽取董事會成員的意見,冷靜思考,充分醞釀,一切按規章制度辦事。

    大家在一個鍋里吃飯,總有碗碰勺子的時候。當遇到不同意見時,張盛陽盡量維護對方的意見,顧及別人的臉面,從不動怒發脾氣。在遇到榮譽和利益時,他站在后面;碰到困難時,他又沖在前面。在他的影響下大團結公司的董事會分不開,打不散,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難怪有人說,結婚組成家庭,蜜月也不會很長,而大團結公司班子的蜜月十年如一日,一直延續到今天。

    大團結公司管理層的總經理,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都是張盛陽和董事會成員認真考察,禮聘而來。王玉平是一位精通油脂加工的專家,張盛陽發現了這個人才如獲至寶,用真情說服了他遠離家庭來六安工作。讓他當上了公司的總經理,像他這樣的骨干,都得到張盛陽的禮遇,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使他們有職有權,放心大膽地工作。

    大團結公司的員工來自全國12個省,他們能夠來到安徽的西部邊緣,團結在張盛陽的麾下,是因為這里倡導誠實認真的風尚,開放樂觀的心態,健康豐盈的生活,快樂而有序的工作。人人都有施展才智的發展空間,有這樣一個充滿了愛心的大家庭。張盛陽常說當一個企業剛辦時,它是創辦人自己的,而發展壯大之后,企業就是社會的、是全體員工的,要讓大家同呼吸、共命運,都當企業的主人,共同撐起一片藍天,企業才會興旺發達。

    公司在規劃建設時就為員工的吃住行做了妥善安排,配備了生活、學習、娛樂設施。為了使員工盡快進入角色,公司不惜財力,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對360多名員工進行輪訓。為解決遠地員工回家探親的問題,張盛陽根據食用油企業的特點,讓員工在平時適當加班,利用機械檢修時集中休假,這一富有人情味的舉措深得廣大員工歡迎。

    張盛陽是一位親和力很強的人,他既有潤物無聲般的柔情,又有誠懇待人的人格魅力。當員工生病或家人住院時,他幫助聯系醫院,親自前往探視;員工的子女求學、就業他主動幫忙,盡一份熱心;員工過生日時,他讓工會去送上一些禮物,聊表心意。大團結公司青年職工較多,每逢喜結連理之時張盛陽必定到場祝賀,如同自家迎來新媳婦,嫁出親閨女。張盛陽在員工的眼里就是自己的親人,他們有個約定在工作之余皆用兄弟姐妹相稱。一聲大哥,拉近了上下級之間的距離,這種親情必然會化為無窮的動力。

    2018年2月2日,大團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金融大街金陽大廈成功舉行了新三版企業掛牌儀式。

    大團結公司在張盛陽的引領下走過了十年艱苦創業的航程,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他們有更高更遠的目標,那就是為大團結人所熟知的企業使命:“綠色啟航冠中華”,企業愿景:“做世界頂級油脂”。張盛陽豪情滿懷地告訴大家,大團結公司永遠處于啟航的狀態,每上升一個臺階,都意味著向更上一個臺階開始新的啟航。就是要在這不斷的啟航中實現最終的夢想——讓中國人吃上健康油。

    (作者:于德華)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