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嘜”是香港食用油市場的“老大”,也是內地市場知名品牌。
2月21日晚間,南順(香港)有限公司(00411-HK)公布截止2017年底6個月中期業績:
2017/2018財政年度上半年,實現收入28.08億港元,同比增長9.9%;實現股東應占中期純利1.86億港元,同比增長12%。
這是南順連續9個財年實現營業額正增長!隔日南順(香港)股價沖高至13港元,創歷史新高。
南順于30年代成立于新加坡,1961年進入香港市場后,不斷擴大市場和業務范圍。形成了食品和清潔用品兩大業務分部,擁有刀嘜、紅燈、勞工、美玫等知名品牌,市場也成功拓展至澳門及大陸部分地區。2016/2017財年錄得收入中僅有14.88%來自香港及澳門市場,另外85.12%則全部來自大陸市場。
南順的核心業務是食品分部,主要包括食用油和面粉業務,2017/2018上半財年共實現收入24.61億港元,同比增長10%;經營溢利為港幣2.25億港幣,同比增長9%。
業績報告對該分部的描述如下:
由于對「刀嘜」品牌的投資增加、更良好的銷售隊伍管理、市場/渠道發展和新產品的推動下,本集團的食用油業務繼續在占主要市場份額的廣東省錄得增長。
食用油業務上半年業績穩健,也歸功于花生和粟米油(注:玉米油)原材料價格利好以及旗艦「刀嘜」品牌的產品銷量增加。
此外,也可以追溯到電子商務業務的增長,繼續帶動并有助于加速擴張到傳統華南地區的據點之外。
......
本集團計劃將我們的產品組合多樣化至其他烘焙原材料,如特種油脂,以更好地利用我們的銷售基礎設施和客戶群產生固有的協同效應。
本集團將繼續努力,在一二線城市以外及三四線發展中城市當中獲得更廣泛和更深入的滲透,以抓住這些日漸富裕的地區及其客戶對更高質量產品的需求。
分析指出,南順非常注重渠道的建設,且能夠及時調整完善渠道。29年前南順香港進入大陸市場時,主要通過在大陸收購或新建廠房。不僅成功建立起了渠道,還有效提升了大陸市場對產品的認可度。
而隨著電商的興起,南順(香港)開始放緩跑馬圈地,并轉向電子商務渠道的建設,以期幫助集團進軍傳統華南地區據點以外的市場。
同時南順(香港)有條不紊進行市場擴張:1961年進入香港市場,1989年進入深圳,1994年進入廣州,2002年進入江蘇,2007年進入山東,2011年進入四川。
用大半個世紀的時間完成了從華南地區向華北地區擴張,并開始嘗試向華中、華西市場進軍。擴張并沒有急于求成,而是扎扎實實逐步推進。
盡管業績一路攀升,但面對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魯花、福臨門、金龍魚等強勁對手,“刀嘜”要保持正增長的良好勢頭,還需繼續努力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