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新聞網
4月2日下午,迎著料峭的春風,記者一行來到位于黑龍江省明水縣繁榮鄉古城村的黑龍江九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辦公室里懸掛著全市扶貧就業基地、市龍頭企業、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標志牌,庫房里包裝精美的豆油整裝待發。
“咱們古城村的笨榨豆油已經進京了!”總經理張躍明興奮地說。
古城村依乃顏故城而建,因乃顏故城而興,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張躍明生在明水,長在明水,直到去省城上大學才離開。畢業后,他放棄舒適安穩的工作,和朋友在山東創辦了一家電腦培訓學校,接觸到當時最先進的交流平臺——互聯網,后又在大慶市創辦了大慶市泰達經貿有限公司,成為福臨門糧油的大慶總代理。
當時他就想,家鄉位于寒地黑土的核心區,好土打好豆,好豆出好油,要讓家鄉的好油為天南海北的消費者送去健康。
2013年,張躍明回到古城村,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他投入資金100萬元,成立黑龍江省九華糧油有限公司,下設古城榨油廠、大慶泰達品牌營銷中心和九華大豆種植專業合作社等3個分公司,到2014年12月份,公司營業收入突破4000萬元,固定資產2000萬元,生產銷售產品已覆蓋東北三省,公司的員工從開始十幾個人發展到50人。
2017年4月,九華合作社的流轉土地達到2萬畝,合作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帶動農戶每戶增收3000多元,“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效應凸顯。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躍明聯系到北京仙貓旗艦店的負責人,這家公司力主打造中國生鮮第一個平臺,目前在北京、大連等大城市有實體門店,正在尋找健康安全的食用油品牌入駐。這正契合了張躍明的想法。他給產品注冊了思古牌、古香緣商標,并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旨在生產出原生態的米、雜糧、豆油等農產品,并銷售到更遠的地方,讓人們在品嘗美食時知道在黑龍江的明水,有一個村子叫古城。
臨別時,張躍明說,公司不僅生產食用油,還進行農業項目開發、農業科技服務、農業觀光旅游項目開發,打造農業產業鏈,讓每一個鏈條都增值,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
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思古豆油在北京賣火了,京城人吃好了來自寒地黑土的大豆油。張躍明馬上聯系物流發貨。 一車車滿載北緯47度的大豆油駛進京城,帶給千家萬戶綠色、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