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油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
食用油是百姓餐桌的必需品。但是,由于科學發展水平的局限,當前仍然缺乏“地溝油”成分特異性檢測手段,生產、銷售和使用“地溝油”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有發生,溶劑殘留和塑化劑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仍然存在,食用油安全風險不容忽視。
食用油安全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和關心的焦點。近幾年來,我市部分人大代表連續多次提交議案呼吁加強食用油安全監管工作,特別要求監管部門重點保障學生、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用油安全。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按照“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解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矛盾”的要求,助推杭州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溝油”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契機,結合我市實際,我市在保障食用油安全方面主動作為,著手開展《關于進一步加強食用油安全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制定工作。
希望通過出臺切實有效的監管舉措,積極發揮各級各部門協同監管作用,著力提升食用油安全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二、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包括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強調落實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主要是按照食用油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等三個環節,進一步明確了生產經營資質管理、生產加工過程風險控制、食用油采購使用、廢棄油脂處置等行為的食品安全制度性要求,并禁止生產經營、采購和使用“無食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聯系方式的散裝食用油”,禁止小食雜店、食品攤販經營散裝食用油。
第二部分:厘清各級政府以及市場監管、衛計委、農業、出入境檢驗檢疫、城管、環保、新聞宣傳、經信、商務、教育、民政、建設、財政等職能部門的食用油安全監管職責,并提出認真履職、協同配合、深化監管的工作要求。
第三部分:明確食用油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的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將小型業態、學校、社會福利機構、建筑工地等隱患重地以及網絡第三方平臺、網上銷售者等網絡銷售相關各方一并納入日常監管重點,線下與線上同步強化監管。
第四部分:特別規定進口食用油的監管要求,契合杭州是自貿區,跨境電商比較發達,而且百姓對橄欖油等進口食用油消費需求龐大的實際,加強檢驗檢疫,保障進口食用油質量安全。
第五部分:加強食用油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相關部門運用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手段,監控重點對象及主要安全性指標,及時發現食用油內在質量安全問題。
第六部分:主要是強化廢棄油脂處置要求,通過加快推進國家級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建設,新培育一批與杭州城市協調發展相適應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企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深挖廢棄油脂處置企業產能,進一步擴大廢棄油脂處置規模;構建廢棄油脂軌跡運行系統,規范廢棄油脂收運管理等舉措,實現廢棄油脂合法收儲與處置。
第七部分:主要是從投訴舉報線索處置、社會監督、涉油案件查處、完善行政刑事等方面提出要求,進一步加強食用油違法犯罪行為的聯合懲戒。
第八部分:主要是從正面宣傳引導、負面信息披露等兩方面入手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增強監管工作透明度和威懾力,提高公眾滿意度。
三、解讀機關及解讀人
解讀機關: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解讀人:張波 裘亞群
聯系電話:86439907,8643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