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麻油》新國家標準12月1日執行,專家解讀新舊四大差異

    2018-07-12
    摘要:

    芝麻油是我國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生理活性,是國內外公認的高端食用油,其質量品質關系著消費者健康以及產品市場信譽度,也體現著我國油脂工業技術水平。12月1日即將實施《芝麻油》新國標,新修訂的GB/T 8233-2018《芝麻油》與GB/T 8233-2008的主要技術差異時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今年可謂是中國食用油行業的大變之年,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等一系列新標準陸續實施,別忘了,還有即將在12月1日實施的《芝麻油》新國標!

    芝麻油是我國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生理活性,是國內外公認的高端食用油,其質量品質關系著消費者健康以及產品市場信譽度,也體現著我國油脂工業技術水平。權威數據顯示,2016年,國產芝麻約64萬噸,進口芝麻約90萬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芝麻油銷量逐年增加,近幾年已接近40萬噸/年。

    新國標準修訂的主要內容有哪些?記者請該標準修訂參與者、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汪學德教授予以了解讀。

    汪學德介紹說,目前,芝麻油的生產工藝主要四種:水代法制取芝麻小磨香油、榨油機壓榨制取芝麻香油、浸出精煉生產芝麻油、低溫壓榨制取清香芝麻油。

    隨著人們對食用油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油脂加工技術的進步,芝麻油生產工藝技術向著安全衛生、營養健康、芝麻油和芝麻蛋白聯產加工等方向發展,

    譬如芝麻香油生產過程中芝麻籽適度焙炒技術可以起到對苯并芘的防范和控制作用,濕芝麻渣膨化結粒干燥技術可以起到防止和減少芝麻渣霉變和酸敗的作用,浸出芝麻油適度精煉技術有助于避免和減少反式脂肪酸形成和減少營養成分損失以及風險成分脫除。

    芝麻制油和精煉工藝技術的改進和發展,對芝麻油產品質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逐步實現了芝麻油生產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因此,根據目前芝麻油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進發展、芝麻油產品種類增多和品質提高,對原有芝麻油標準進行修訂是非常必要的。

    講到新修訂的GB/T 8233-2018《芝麻油》與GB/T 8233-2008的主要技術差異時,汪學德指出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第一,是對原標準的部分名詞術語進行了修改。

    將原標準中的成品芝麻油修改為精煉芝麻油。因為除不能直接食用的芝麻原油之外,芝麻香油、小磨芝麻香油和精煉芝麻油均為可以直接食用的成品芝麻油。并且原標準中“成品芝麻油”對應的英文“refined sesame oil”的準確譯意也應是精煉芝麻油。

    第二,是對原標準中芝麻油的分類進行了部分修改。

    將原標準中將芝麻油分為芝麻香油、芝麻原油和成品芝麻油等3類修改為芝麻原油、芝麻香油、小磨芝麻香油和精煉芝麻油等4類。

    第三,是將原標準中的“特征指標”修改為“基本組成和主要物理參數”,取消了其中的不皂化物含量指標;對脂肪酸組成進行了部分修改,將脂肪酸含量小于1%的脂肪酸種類取消,將硬脂酸含量修改為4.5%~6.9%。

    第四,是對部分質量指標進行了修改。

    取消了原標準中對成品芝麻油(現修改為精煉芝麻油)質量指標中含皂量和冷凍試驗的要求;將一級芝麻香油的水分及揮發物含量由原標準的≤0.1%修改為≤0.2%;芝麻香油的不溶性雜質由原標準的≤0.1%修改為≤0.05%;一級、二級芝麻香油的酸價(KOH)/(mg/g)由≤2和≤4修改為≤2.5和≤3;色澤由羅維朋比色法修改為感官評定法。

    來源:中國質量報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