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糧油巨頭業績飄紅
截至目前,糧油行業共有四家企業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公告或者預告。其中,豐益國際、中國糧油控股、西王食品三家糧油企業業績飄紅。
具體而言,數據顯示,豐益國際2018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219.67億美元,同比增長3.8%;實現凈利潤5.2億美元,同比增長29.6%;毛利潤20.62億美元,同比增長28.4%。
分業務看,豐益國際油脂業務銷量下滑0.2%; 油籽和谷物業務產量同比增長19.2%,銷量同比增長10.5%;糖類業務產量同比增長14%,銷量同比下滑12.4%。整體來看保持增長態勢。
資料顯示,豐益國際是新加坡企業,豐益國際在中國的業務是以“益海嘉里”為代表的企業群,知名的糧油品牌包括金龍魚、胡姬花等。
而中國糧油市場的另一大支柱中國糧油控股2018年上半年同樣業績亮眼。數據顯示,中國糧油控股預期2018年上半年歸屬于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的持續經營業務利潤為7.5億港元,同比增長60%。
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告顯示,由于油籽粕、植物油、米、面等主要產品銷量持續高位增長。此外,該集團于2017年收購小包裝食用油后順應消費趨勢,積極實施研發及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帶動品牌業務規模及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綜合營業規模及毛利潤持續進步,持續經營業務的整體業績同比顯著增長。
資料顯示,中國糧油控股公司旗下糧油產品福臨門和豐益國際旗下的金龍魚以及山東的魯花是我國糧油行業的三大領軍品牌。豐益國際和中國糧油控股業績的飄紅一定程度上反應出中國糧油大鱷的強勢地位。
此外,另一家糧油行業巨頭西王食品同樣交出了滿意的成績單。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西王食品預計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億-2.1億元。
“而幾大糧油巨頭的業績飄紅則反應了目前我國糧油行業的穩定增長。實際上,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對糧油產品的需求一直很大,糧油行業這幾年一直平穩發展。”快消品營銷專家馮啟對中國商報記者如是說。
穿越“紅海”平穩發展
然而,雖然穩步增長,但近幾年糧油行業的增速卻出現下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2017年,我國食用油行業的產量增長率分別為11.58%、16.48%、4.58%、5.18%、0.7%、3.41%、9.17%。從2013年以來,行業的增速明顯放緩。
對此,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我國食用油行業近幾年的增長速度放緩與食用油行業自身的特點相關。具體而言,人們用油主要是在一日三餐,這就使得其消費量較為固定。食用油的消費量的增長主要由家庭戶數和人口基數的增長決定,不像休閑食品,食用油的消費量相對靜態。
而對于糧油巨頭的業績向好和行業增速下滑同時出現,馮啟坦言,這兩者并不矛盾,雖然糧油巨頭業績向好,但行業還有很多垂死掙扎的小微企業。況且,目前我國人口出生率沒有顯著增長,雖然行業需求一直很大,但需求的增量卻在下滑。而這都反應出我國糧油行業目前已經穿越了“紅海”競爭,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行業被幾大巨頭壟斷。
確實,此前中國商報記者在北京一家超市走訪時發現,超市中食用油的品牌包括金龍魚、福臨門、魯花、多力、長壽花、綠寶、西王、匯福、福滿盈、紅井源、五胡、胡姬花。但這些品牌共占據了兩排貨架,其中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品牌的食用油產品占據一排,其余品牌占據一排。并且,大品牌產品打折促銷的現象并不多見,這個行業已經過了打價格戰的階段。
據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對中國商報記者透露,目前中國食用油行業中的油脂生產、加工企業共有2000多家,但前十大食用油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共達到50%左右,集中度較高。而據前瞻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在小包裝食用油市場,金龍魚、福臨門、魯花三大品牌的市場份額達到70%,占據絕對壟斷優勢。
小企業很難分一杯羹
在此集中度很高的市場中,小企業想要擠進來分一杯羹可謂步履維艱。8月21日,剛剛發布2018年上半年財報的道道全業績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5.74億元,同比增長12.05%;同期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加56.38%。
道道全看似業績飄紅,但背后卻另有“隱情”。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的增長主要源于公司位于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營盤嶺路的土地使用權處置收入和公司的營業收入的增長。而道道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7300萬元,同比增長僅為0.99%。如此看來,相對于收入,道道全的利潤端表現不佳。此外,道道全2018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3.47億元,仍為負值。
這些都反映了面對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巨頭的擠壓,道道全的生存壓力很大。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左立國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這說明道道全精細化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從凈利潤及凈現金流水平較低情況來看,道道全面臨的經營壓力很大,萬一周轉不過來,企業就要面臨資金不足乃至虧損的風險。
此外,記者查閱道道全2017年年報獲悉,道道全2017年實現營收33.02億元,同比增長22.7%;凈利潤1.91億元,同比下滑6.99%;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43億元,同比下滑32.29%。可見,早在2017年,道道全的利潤端就表現堪憂。
而對比幾家糧油巨頭,中國糧油控股2017年實現營收991.81億港元,同比增長11.2%;同期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30.42億港元,同比增加114.4%。西王食品2017年實現營收56.18億元,同比增長66.46%,同期凈利潤3.43億元,同比增加176.42%。
馮啟坦言,以上數據反應了糧油行業小企業的生存困境。實際上,糧油行業目前發展穩定,幾大巨頭傲視群雄,占據主要份額,小企業很難再闖入市場并分一杯羹。
左立國認為,目前,我國糧油行業處于成熟穩定期。在食品安全的角度,由于消費者對幾大品牌的信賴與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認為只有大品牌才有品質保障,基于此,小品牌要想獲得突圍機會,需要獲得消費者的信賴,這是一個持久漫長的過程,非常不容易。此外,小企業突出重圍還需要規模優勢,來抗衡大品牌公司的成本競爭力,而這更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