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油菜辦公室
鄂農辦發〔2018〕37號各市、州、縣(區)農業局(委):
近期,王曉東、馬國強、黃楚平、萬勇等省領導先后就有關油菜調研報告作出批示,要求關鍵在技術和成本上要有突破,圍繞秋播工作抓緊協調,有力應對市場競爭。省農業廳認真學習省領導批示精神,廳黨組書記、廳長肖伏清要求在今年秋播總體安排中,在適度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經營、良種良法配套和多功能開發上有新的突破。為落實省領導、廳領導批示精神,現就抓好油菜秋播工作通知如下:
一、突出技術集成,發展綠色生產。要適應當前油菜產業發展實際,以省工節本、綠色高效為目標,以全程機械化生產為方向,大力推廣油菜綠色高產高效“345”模式,重點突破機械精量直播、無人機病蟲綜防、機械收獲等三個環節,推進“種肥藥機”技術集成,最大限度降低物化成本和人工投入,努力將畝成本控制在300元左右,力爭畝產達到400斤、畝純效益超過500元。各地要搶抓當前有利天氣條件,推進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機播、統一田管,高質量舉辦“345”模式示范樣板,提高秋播質量,加快秋播進度。各地農業執法、種子管理、植物檢疫等單位要做好秋播油菜種子市場監管,嚴厲打擊轉基因油菜種子非法生產經營和種植行為,嚴禁從油菜根腫病疫區引種調種,嚴防不合格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偏旱偏澇地區,要強化抗災生產,力爭苗齊苗壯。
二、突出規模經營,促進訂單生產。納入優質油菜保護區的35個重點縣,要把油菜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訂單化生產,作為促進油菜產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要從秋播開始,整合資金,集中資源,每個縣培植3-5個集中連片、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的新型經營主體;要加強新型經營主體能力建設,提高新型經營主體的生產積極性,對購種購肥和購置油菜精量直播機、秸稈打包機等直接用于油菜生產的投入適當給予補貼,支持擴大種植規模、提升種田能力。積極引導新型經營主體、油脂加工企業搞好產銷對接,發展訂單生產,實行優質優價,讓生產者分享增值效益;協調金融機構對商品菜籽收購和油脂加工擴大放貸規模,減輕企業流動性資金壓力。承擔2018年中央支農專項油菜產業發展項目的武穴、洪湖、掇刀、竹山、陽新等5個縣(市、區),要全域推進訂單生產,分別舉辦好10萬畝核心示范片。
三、突出融合發展,推進多功能開發。油菜兼具油用、花用、飼用、蜜用、肥用等多重功能,是實現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最佳作物。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要發揮湖北山水林田湖草生態優勢和荊楚文化、三國文化等人文優勢,打造以油菜花海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活動。省農業廳、省旅游委將聯合荊門市、咸寧市等有關地市共同申報湖北省油菜花節活動,提升油菜產業綜合效益,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油菜和大豆一樣油、粕兼用,是替代進口大豆的最佳選擇。山區丘陵要大力推進“油改飼”,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濱江湖區要利用好菜粕蛋白,增強水產飼料產能。油菜是養地作物,對春季茬口緊張、秋冬季又難以高效利用的冬閑田,可以適當加大播量,發展綠肥油菜。今年秋播,全省飼用、肥用、菜用油菜面積力爭達到100萬畝。
四、突出產業龍頭,培植優勢品牌。我省油脂加工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各地要拿出招商引資的魄力,幫助龍頭企業建基地、拓市場、創品牌,提升企業活力和營利能力。鼓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聯合,組建湖北優質菜籽油產業聯盟,共同做強湖北油菜產業。支持荊門市發展高油酸油菜生產,注冊“荊門油菜”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湖北高油酸菜籽油品牌。組織龍頭企業參加農博會、食博會、糧博會,設立專區集中展示湖北菜籽油形象。引導龍頭企業打通營銷渠道,拓展省內外銷售市場,集中進入和打造武漢商超賣場。爭取從11月份開始在武漢地鐵、武漢公交推出湖北菜籽油公益廣告和企業廣告,樹立湖北菜籽油品牌形象,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突出營養宣傳,加強消費引導。湖北是非轉基因冬油菜產區,菜籽油脂肪酸組成均衡,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適宜,不利于人體健康的飽和脂肪酸在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低(僅7%左右,比橄欖油低5個百分點),獨有的菜籽甾醇、菜油甾醇和天然抗氧化劑菜籽多酚更有利于人體健康。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新媒體,加大品質宣傳,引導“楚菜”用“楚油”。要加強食用菜籽油市場監管和食用油轉基因標注監督,確保菜籽油產品安全和優質優價。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要求,對應標未標的轉基因食用油產品,及時向社會通報。
湖北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8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