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油控股(00606.HK)公布,2018年11月2日上午10時正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由于第1項和第2項決議案已獲公司獨立股東批準,通函所披露的中糧國際主協議及增資協議的部份先決條件已達成。中糧國際主協議及增資協議須待多項條件達成后方可落實,故未必進行。
上述中糧國際主協議涉及,公司全資附屬中昌盛、中糧油脂第二公司及中糧油脂,擬收購各中糧國際目標公司的全部股權,總代價人民幣13.41億元(受限于調整),以美元分兩期現金支付。在中糧國際主協議的交割后,中糧國際目標公司將成為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增資協議涉及,公司全資附屬中糧(東莞)有條件向中糧貿易(廣東)出資人民幣6.20億元,以認購其新增注冊資本約人民幣5.98億元,相當于中糧貿易(廣東)在增資協議的交割后經擴大注冊資本的75.264%。增資協議的交割后,中糧貿易(廣東)將成為公司的附屬公司。
之前公告披露,中糧國際目標公司包括,COFCO International Singapore、Great Wall Investments、Sino Agri-Trade及香港明發持有的相關實體(即欽州大洋、明發國際、龍口新龍及重慶新涪),旗下擁有四間油籽加工廠,分別位于重慶、山東省龍口、江蘇省泰興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
中糧國際目標公司主要從事大豆壓榨以及豆油精煉及貿易的業務,總年產能(假設每年運營300日)如下:壓榨:約270萬噸╱年;精煉:約83萬噸╱年。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糧國際目標公司收入分別為人民幣66.17億元、74.86億元;稅后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45億元、3.53億元。
而中糧貿易(廣東),主要從事多種糧食、油籽、食用油脂的倉儲及接卸服務,而有關港口碼頭設施正在建設中。該港口預計將于2020年投入運營。完成建設后,該港口預計將擁有約29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以及約22萬噸的全年儲存容量。
行使部分中糧國際選擇權的理由,
一是,行業盈利能力在過去數年間復蘇,二是,下游需求持續增長,三是,行業整合持續推進,大規模企業優勢凸顯;四是,繼續推進公司戰略規劃;五是,銷量持續高位增長,開工率達至歷史高位,進一步發展需要產能規模支撐;六是,解決競爭業務問題交易的裨益,一是,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并鞏固其競爭優勢:該等交易完成后,公司的大豆年壓榨產能將從約1293萬噸大幅增至約1563萬噸,假設中糧國際目標公司的收購已于2017年12月31日進行。與自建擴產相比,收購中糧國際目標公司,將使公司以更快方式、更低成本擴大產能,藉以提升行業地位,鞏固競爭優勢。
二是,協助小包裝食用油業務的發展:交易將提升公司的散油供應能力,為高附加值小包裝產品提供多樣、穩定、優質的來源。此外,交易將可在供應鏈以及倉儲設施等方面對小包裝食用油銷售業務提供支撐,助力公司實現2至4年內小包裝食用油銷量翻倍的業務目標。
三是,完善產能布局,縮短供貨半徑,提升客戶服務水平:交易將完善公司油籽加工產能的全國布局,提升業務選擇靈活性,更好把握市場機遇,創造貿易機會。公司將藉交易在重慶和山東省北部等區域增設壓榨產能,更好覆蓋周邊市場區域,有效縮短銷售運距,節省物流成本。客戶需求和市場訊息回饋也將更加迅速,提升產品新鮮度以及客服水平。
四是,釋放潛在協同效應:共用運營能力:發揮公司油籽加工業務在風險管控、產業鏈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在該等交易完成后預期著力提升中糧國際目標公司競爭能力與業績水平,實現集團業務規模與回報能力的協調增長。
提升中糧國際目標公司旗下工廠的產能利用率:中糧國際目標公司旗下工廠2017年的產能利用率約為60%。在交易完成後,管理層將著力提升這些工廠的經營能力、加強其與公司已有工廠的協同,以提升其產能利用率。
共用物流資源:同一區域壓榨廠可合并運貨訂單并共用輪渡等運輸設施,降低采購成本,令物流更為高效快捷。共用管理團隊,優化人力成本:同一管理團隊可于毗鄰的工廠之間營運,優化行政成本及提高效率。共用銷售渠道,增強市場影響力:可融合并擴大銷售渠道,擴大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