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
11月4日,2018祥宇特級初榨橄欖油感官評價會暨祥宇橄欖油感官評價標準驗證聯合實驗室授牌儀式在甘肅隴南市舉行。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名譽會長王瑞元,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會長、全國糧標委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何東平等出席并講話。
王瑞元在講話中提到,我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引進種植油橄欖,目前油橄欖的種植地區主要分布在白龍江流域的甘肅隴南,嘉陵江流域的川、陜、滇等地區,漢水流域的湖北十堰也有少量種植。目前我國橄欖油的生產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勢頭看好,據林業部門提供的資料,2016年我國橄欖油產量約為5000噸左右。
王瑞元表示:“隴南的地理氣候適合油橄欖生長,以白龍江流域為代表的隴南地區,已成為我國橄欖油最重要的生產基地,隴南橄欖油發展前景很大,中國橄欖油希望就在隴南。”隴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童琳致辭時說,油橄欖是隴南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產業,在全國也是“獨一份”的產業。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油橄欖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油橄欖種植面積、鮮果產量、特級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均居全國第一,油橄欖產業已經成為主產區群眾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資料顯示,隴南市油橄欖基地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油產量和經濟效益全國第一。截至2017年底,全市油橄欖面積60萬畝,占全國的48%;年產油橄欖鮮果3.8萬噸,占全國的81%;年產初榨油5700噸,占全國的85%;綜合產值達18.2億元。
何東平表示,全國糧標委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之所以和隴南市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成立“橄欖油感官評價標準驗證聯合實驗室”,主要是因為該公司在油橄欖領域享有盛譽,其“甘肅省油橄欖行業技術中心”主導研制開發的“岷歸橄欖油丸”填補了國內油類保健品的空白,并獲得了國家健字號批文,并作為起草單位參與了《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等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何東平認為,聯合實驗室將致力于推動中國橄欖油感官評價標準的制定、橄欖油課題研究及橄欖油品油師培養等,推動中國橄欖油行業進一步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建立起屬于中國自己的橄欖油感官風味標準,向健康、有序、規范、專業化方向發展。 作為隴南油橄欖生產企業中的佼佼者,祥宇公司引進德國、意大利先進的初榨橄欖油生產線3條,每個榨季鮮果處理能力可達3萬噸,占隴南油橄欖鮮果總產量的80%以上,是目前設備最先進、加工能力最大的中國自產初榨橄欖油加工營銷企業。
祥宇公司董事長劉玉紅表示,公司總投資3.62億元的生態產業園一期工程已完工,建成了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初榨橄欖油綜合生產加工車間并投入運行,將以此為載體建設國家油橄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GMP生產車間。
在感官評價階段,各位專家品嘗了不同品種的祥宇特級初榨橄欖油,大家對氣味、口感、味道都給予了高度贊揚與肯定。王瑞元特別強調:“中國橄欖油不同于國外,在加工中只采取頭道壓榨,不再進行二、三道壓榨,果渣也不浸出,真正屬于初榨橄欖油中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消費者可以放心選用。”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副會長、江南大學教授王興國,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副會長、河南工業大學教授谷克仁,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副秘書長、研究員周麗鳳等專家出席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