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四優四化”新標桿,河南“花生大王”淇花連建偉再揮“三板斧”

    2019-01-22
    摘要:

    河南省政協委員、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建偉打造了河南第一家高油酸花生油油脂企業,年產能20萬噸,耗時17年締造了一個從訂單種植到食用油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花生帝國”。2019年連建偉要再揮“三板斧”:建設河南省首家植物油研發中心,打造全國首家花生期貨交割倉庫,建成全國首家“千年古油坊·油質博物館”。

    “近年來,省政府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作出了‘四優四化’工作部署,農產品安全質量得到提高。”1月15日,河南省政協委員、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建偉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連建偉認為,政府部門要強化源頭治理,完善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根據農產品品種特性和生產環境條件,避免在嚴重污染的產地進行食用農產品生產,保證產地環境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對重金屬、農藥殘留污染嚴重的地塊,相關職能部門要提出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案并付諸實施。

    連建偉建議,首先要建立嚴格的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種子是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投入品,在推廣中會產生種性退化和混雜。農業科研機構要在主要產區建立繁種基地,定期對推廣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充分發揮優良品種潛在優勢,為農產品安全質量提供優質種源。其次,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逐步完善涉農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從檢測設備儀器購置到檢測專業人員培訓都應給予相應資助。

    【名片】“花生大王”連建偉:創“四優四化”新標桿

    連建偉是干什么的?

    他打造了河南第一家高油酸花生油(油酸75%)油脂企業,年產能20萬噸,耗時17年締造了一個從訂單種植到食用油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花生帝國”。在鶴壁,當地人給他個外號——“花生大王”。他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成為全省農業“四優四化”的典型案例之一。

    “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我和土地結緣一輩子。”連建偉說。說起目前高油酸花生油供不應求的情況,他坦言,現在“三高”群體越來越多,而這款油對降低有害膽固醇,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作用。另外,高油酸花生油種植生產也是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現在大家都注重養生,如何吃好油、吃對油是百姓最為關注的。”

    帶領鄉親共同致富也是連建偉的頭等大事。從2013年開始引進高油酸花生種植,他全部采用 “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我們提供種子和技術,鄉親們只管種。我們以高于市場價回購,農民每畝地能增效800元!”

    【計劃】“花生大王”再揮“三板斧”

    2019年,連建偉要再揮“三板斧”:建設河南省首家植物油研發中心,打造全國首家花生期貨交割倉庫,建成全國首家“千年古油坊·油質博物館”。

    關鍵詞1:河南省植物油研發中心

    他告訴大河報記者,河南省植物油研發中心剛剛已經獲批,回去即可投入建設。這是全省首個植物油研發中心,由河南工業大學主導設計,河南省農科院花生研究專家技術指導,引入國外先進檢測設備、專業檢測技術人員,將成為全國植物油研發、質量檢測和標準制定的一面旗幟,并將作為專業領域的“河南名片”持續提升食用油研發水平。建成投產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0.68億元,新增利稅1.33億元。

    關鍵詞2:全國首個“全功能”花生商貿基地

    能不能建成一個集花生剝殼篩選儲運、期貨交割、金融服務和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多元平臺?這是連建偉今年的重點工程。他要建一個聚合了以上全鏈條功能的花生貿易集散基地,充分利用豫北地區豐富的花生資源,為全國輸送品質優良、多種品類的花生原料。這個基地配備大型倉儲和冷藏庫,承擔物流中心的功能,實現花生全程冷鏈;和鄭州商品交易中心共建花生期貨交割倉庫,服務花生期貨交易;交易區進駐金融機構,為全國客商提供服務;建設網絡平臺,推動農超對接,建設客戶端,便利網上下單。項目建成后,經濟效益達12.86億元。

    關鍵詞3:全國首個油質博物館

    作為河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知名農業項目,淇花高油酸花生油基地還搭上了鄉村振興的快車。在鶴壁淇花高油酸花生種植基地,你可以體驗兒時拔花生的樂趣,也可以在沙坑中嬉戲玩耍。馬上,全國首個以食用油為主題的工業旅游項目——“千年古油坊·油質博物館”將要建設。項目旨在發揚我國石磨香油的燦爛文化,發展非遺文化傳承體驗。

    【建議】綠色優質農產品要“從種子抓起”

    種子是農產品生產的重要投入品,在推廣中會產生種性退化和混雜,尤其是高油酸花生品種,會降低油酸含量,從而失去原有的優質性狀。

    連建偉提出“強化農產品源頭治理、完善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他建議對于重金屬、農藥殘留污染嚴重的地塊,相關職能部門提出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案并付諸實施。建立嚴格的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索證索票以及生產經營許可和登記制度。建議由省市農業科研機構在主要產區建立繁種基地,定期對推廣品種進行提純復壯,充分發揮優良品種潛在優勢,為農產品安全質量提供優質種源。

    他還建議,強化科技創新,開發高效緩釋專用肥和生物農藥,以提升農產品安全品質。建議研發高效低毒生態友好型農藥,減少農藥用量和用次,尤其是作物成熟后期,要注重農藥半衰期和使用的間隔期,通過科學合理的綠色防控,把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閥值以內,降低農產品和土壤的農藥殘留,實現農產品的綠色高質高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