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門助力 漳州開發區偉成油脂項目恢復生產

    2019-07-24
    摘要:

    漳州偉成油脂公司是由馬來西亞偉成集團投資設立的外資企業,以經營棕油產銷為主。項目一期2015年底投入生產,于2017年停產。如今恢復生產對于偉成油脂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新占領市場的契機。

    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90724/6830ef3495214a25a85639dbe600c819.jpg

    東南網漳州7月23日訊:

    7月21日,漳州開發區湯洋工業園的偉成油脂有限責任公司在漳州開發區多個部門的聯合助力下,正式恢復生產,筆者獲悉,這是該公司自2017年停產以來首次生產。

    在生產車間,操作員們緊張有序地工作著,機器發出隆隆的轟鳴聲,將原油從紅色分離成透明的金黃色。據了解,目前日生產量已達最高值,每日可處理1200噸棕櫚原油,這些精煉出來的棕櫚油將通過油罐車運送到廈漳泉地區。

    據介紹,偉成油脂項目系開發區2009年招商引資項目,是由馬來西亞偉成集團投資設立的外資企業,以經營棕油產銷為主。項目一期2015年底投入生產,至2016年底共進10.3萬噸棕櫚油,營業收入達2.7億元,受國際行情及市場大環境的影響,偉成油脂于2017年停產。如今恢復生產對于偉成油脂來說無疑是一個重新占領市場的契機,同時也將進一步增加開發區的經濟實力。

    幾天前,企業還在為載重5800噸的毛油船能否盡快通關投產而萬分焦急。企業董事李進祥告訴筆者:“原油通關前根據要求需要送檢。為服務企業這塊工作,漳州海關當天加班冒雨取樣及時送檢,但由于該貨物為棕櫚毛油,根據總署規定,檢驗品類較多,時間較長。但是,對企業來說時間越長,恢復生產的風險越大,一是天氣炎熱毛油可能會變質,二是該筆業務資金系海外融資,及時生產銷售回款還貨款,對企業資金周轉至關重要。”

    無奈之下,企業只能求助于漳州開發區及漳州海關。當天晚上,管委會領導以及開發區經發局(口岸辦)緊急聯絡漳州海關,海關對此高度重視,積極協調對接檢測機構,提請開通檢測綠色通道,及時拿到了檢測合格結果,大大縮短了企業的等待時間。此外,開發區安監(環保)局也主動靠前,做好相關環保安全和服務工作,確保企業在拿到海關檢測結果后及時開工。“多虧漳州海關及開發區管委會為我們奔走,解決了燃眉之急,也使得我們開工的日期大大提前。”企業董事李進祥如是說。

    近年來,漳州開發區推動區內營商環境持續向好,除了以誠招商、搭建高效溝通平臺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主動服務企業,定期調研掛鉤企業,幫助企業又好又快地解決問題,與企業一同實現互惠共贏的局面。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