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
在8月22日晚公布了其對于深交所關注函部分問題的回復之后,走在國際化發展道路上的大康農業(002505.SZ)開始備受市場關注。
公告顯示,大康農業公開了其對于重要客戶Future Empire Trading Limited公司(下稱“FETL”)現狀情況,以及財務信息差異作出的回復。而公司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也在同一時間披露了關注函專項說明,表示經復核,大康農業根據年度報告和問詢函的相關要求履行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存在財務數據差錯和前后披露不一致的情形。
在上海一位大型私募基金負責人看來,大康農業的回復基本合乎邏輯,但“國際化發展的邏輯則應該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對于上述私募基金負責人及一部分市場人士對大康農業在國際化發展邏輯上的疑惑,大康農業董事長葛俊杰接受了經濟觀察報記者獨家專訪,他表示,“大康農業的國際化戰略實施歷經了轉型布局、聚焦戰略、深耕全球、深度協同以及價值創造五個階段,當前來說,大康全力聚焦做好兩件事:第一,落實整個巴西戰略布局,打造有影響力的國際糧商,構建糧食貿易和農資全產業鏈的集成平臺;第二,要把中緬跨境肉牛產業做好。”
回復關注函
根據公告顯示,大康農業于8月20日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于對湖南大康國際農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中小板關注函【2019】第315號)(以下簡稱“《關注函》”)之后,公司會同年審會計師對《關注函》中提出的問題進行逐項核查與說明,但考慮到公司目前正在編制半年報并將于8月27日披露,經向交易所申請,公司先行對部分已核實的問題進行答復,其余問題將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與說明并履行披露義務。
而此次回復的兩個問題中,第一聚焦的是大康農業對其重要客戶FETL的應收賬款和該客戶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休眠狀態。
在22日晚公布的回復中,大康農業表示,FETL是其法人代表鄧力仁于2016年7月收購的英國離岸公司,FETL通過控股江蘇諾舜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諾舜實業”)進行貿易業務。FETL是諾舜實業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以及金融服務業務平臺,涉及的主要產品包括谷物、油脂等農產品及有色金屬,同時為大宗商品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和金融綜合解決方案。
而大康農業表示,FETL休眠原因在于鄧力仁自2016年收購FETL以來,因未與代理機構及時溝通更新工商資料,導致FETL英國工商披露出現了休眠狀態。
同時,大康農業與諾舜實業合作始于2016年,大康農業2016-2017年從諾舜實業控股子公司中農微倍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采購大宗農產品,金額分別為5.84億元、8.89億元,中農微倍供應鏈(上海)有限公司是諾舜實業與深圳市國資委旗下的中農網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國內大宗農產品貿易平臺。
此次大康農業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另一個問題則是關于公司參股的大康肉類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康食品”)在2014年和2015年的營業利潤數據前后披露不一致的原因。
公告顯示,大康食品2014年度經審計的母公司單體報表營業利潤為-1,933.92萬元,合并報表營業利潤為-5,667.71萬元,根據大康食品2015年合并范圍模擬調整的營業利潤為-6,739.41萬元。
而由于2015年年報接受交易所問詢時針對業績補償金額的計算口徑是以大康食品合并報表數據來披露的;由于大康食品2015年合并范圍發生了變化,為了數據可比,計算了根據大康食品2015年合并范圍模擬調整的2014年營業利潤作為可比數據。
對此,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經復核認為,大康農業根據年度報告和問詢函的相關要求履行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存在財務數據差錯和前后披露不一致的情形。
卡位巴西是國際化戰略實施的關鍵節點
在對深交所關注函回復內容進行解答的同時,葛俊杰還著重解讀了大康農業國際化發展的內在邏輯。
葛俊杰表示,做農業食品產業是需要有情懷、激情、定力和耐心的,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在于國際化。國際化戰略是大康未來發展中必須堅持的戰略方向,在推進國際化戰略中,更好服從和服務于國家戰略,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因此大康農業始終堅持以打造“全球優質農業食品資源集成商和價值鏈增值服務商”和“全產業鏈蛋白質的集成商和分銷商” 為戰略定位,積極響應并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實施國際化戰略,堅定不移地開展全球農業優質資源的布局。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國,農業資源儲備豐富,中國是巴西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出于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考慮,大康農業在2016和2017年,分別投資收購了巴西Fiagril、Belagricola兩家公司。這兩家公司地處巴西兩大農業產區,是麻省和巴拉納州北部最大的農業生產資料銷售平臺和糧食收購平臺之一,擁有近30年的經營歷史,建立了卓越的品牌聲譽。公司通過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產資料(包括種子、農藥、化肥等多種產品)采購的一站式服務,與當地農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完善的銷售體系與集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和出口的完整產業鏈,控制近700萬噸的糧食資源,約占巴西糧食采購市場的4.7%份額。同時,大康農業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互聯網+農資供應”電子商務平臺,將國內過剩農資產能輸入巴西市場并將境外大豆落地國內市場,打造中巴農資和糧食貿易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葛俊杰表示,通過Fiagril、Belagri兩家公司形成協同效應后,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推動在巴西拓展和尋找優質的糧食資源。“大康農業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在巴西控制的糧食資源總量增加到2000~3000萬噸,將大康農業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糧商。”
據了解,大康農業完成的這二次國際并購的平臺價值已開始顯現。資金方面,國開行態度很明確,會繼續支持大康在巴西控制近700萬噸糧食資源的目標,做好巴西大豆回流中國市場。目前,國開行方面已給大康在巴西平臺進行授信,而平臺貿易收購的大豆通過與中糧進行合作,從而實現國家糧食戰略。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量9553萬噸,其中巴西5093萬噸、美國3285萬噸,這兩個國家占了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的87.70%。在葛俊杰看來,巴西的農業資源與中國市場協同優勢開始凸顯。據介紹,以Fiagril公司所在州為例,該地區擁有全球9%的大豆產能,占巴西大豆產量的50%以上,而且還有相當的發展潛力,因此從整個產業發展角度來講,巴西大豆等糧食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葛俊杰特別指出,目前Belagri已經在巴西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應收賬款債券,Fiagril也已經啟動應收款發債工作,爭取年內突破,這充分表明兩家平臺的國際征信水平。作為全球優質資源對接中國市場這一國際化戰略的關鍵節點,三年來大康在巴西進行的布局和卡位,巴西的資源優勢和價值優勢開始凸顯,這一切都更加堅定了公司聚焦、深耕巴西的信心和決心。
對于當前宏觀形勢的大背景下,大康農業會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葛俊杰表示,第一是更加堅定了在巴西戰略布局的信心和決心;第二是更加堅定了培育成為國際糧商的信心和決心;第三是更加堅定構建全產業鏈資源集成平臺的信心和決心;第四是更加堅定推動中巴貿易協同,讓巴西更多的優質糧食資源如大豆、玉米等進入中國市場。
而葛俊杰介紹的大康農業國際化邏輯也受到了一些行業研究員和券商分析師的認同,在他們撰寫的報告中表示,大康農業“利用海外資源所擁有的優勢對接中國潛在市場,目前正處于產能快速布局階段”。
全產業鏈蛋白質的集成商和分銷商
對于大康農業的國際化戰略,葛俊杰專門介紹了正在實施的中緬跨境肉牛項目。“大康農業規劃以緬甸、老撾、柬埔寨、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地區3.6億頭存欄役牛為牛源基礎,利用境外土地和勞動力的優勢,把緬甸、老撾打造成為我國在境外最大的肉牛養殖和牛肉產品供應基地,在境內進行屠宰深加工,打造跨境一體化肉牛產業鏈。”
根據披露,2017年,國家四部委聯合發文批復《國家農業部、海關總署、商務部和國家質檢總局關于支持云南省在邊境地區開展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工作的函》,根據文件精神,開展中緬及中老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工作,形成境外隔離育肥、境內隔離屠宰、國內市場營銷的肉牛全產業鏈運營模式。
作為競標成功簽約的肉牛進口屠宰深加工唯一實施主體,大康農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與云南省地方政府合作,在德宏州瑞麗市投資開展云南跨境肉牛項目。據悉,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可以防控境外肉牛的非法入境,疏通肉牛進口貿易渠道,推動中緬邊境地區肉牛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同時,通過肉牛產業鏈的延伸開發,提高產業附加值,有助于進一步促進云南邊境地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葛俊杰透露,大康農業在實施推動跨境肉牛項目戰略實施中,未來將實現三步走:第一步通過云南瑞麗肉牛屠宰項目的建成,實現兩分體、四分體肉牛供應,滿足市場需求;第二步實施在云南瑞麗的肉牛產業園區建設,以屠宰廠為中心加快上下游產業的整合和延伸,打造千億產業發展平臺,推動深加工產業發展和產業鏈的延伸擴張,實現產業升級;第三步,將和云南地方政府一起,搭建肉牛產業交易平臺,通過設立相關標準,開展防疫和信息化技術交流,改良當地肉牛品種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全球優質的肉牛養殖資源和技術集聚平臺,并輻射全國,推動我國肉牛產業的發展。
葛俊杰還表示,未來將按照牛系品種、品質標準和分割程度,制定價格梯度體系,使云南跨境肉牛項目的牛肉系列產品,在國內高中低市場均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實現“效益最大化”。
“中國企業在全球資源配置進程中應該擁有一席之地,大康目前處于國際化戰略布局后,國際化融合協同和價值提升的關鍵階段。我們現在基本完成國際化戰略布局,但在布局之后創造價值、實現價值,是一個深化戰略布局的關鍵和核心。”葛俊杰表示,大康農業目前雖然從事的都是傳統產業,但企業是用新理念、新模式去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使傳統產業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