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糧輸送系統完成重載試車。
廈門日報訊:近日,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的海滄港區20#、21#泊位(海隆碼頭)4#、5#倉庫重載試車成功。本次碼頭新建的2座倉庫和1條散糧輸送系統,可使碼頭總倉容增加到28萬噸,大大提升散糧接卸能力,更好地服務周邊食用油和飼料加工等臨港企業,提升招商引資環境。
據悉,此次新建的兩座倉庫,是國內首個采用自動化糧食輸送系統進出倉的鋼結構平房倉項目,存在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建設工期緊張、專業交叉作業多等困難,代建單位廈門港務建設集團進行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推進,使項目于本月初完成聯合驗收,滿足了生產作業要求。
重載試車當日,“玉霄峰”輪靠泊海隆碼頭。該輪船長225米,共7個艙口,載重噸75397.6噸,裝載60000多噸加拿大油菜籽。隨著“啟動試車”的指令發出,岸邊門機將油菜籽抓起,通過傳送帶送入4#、5#倉庫,重載試車工作一切順利。“通過本次重載試車,完成對設備的最終調試,為下一步整體交付使用奠定堅實基礎。”相關負責人介紹。
4#、5#倉庫的正式啟用,將對海隆碼頭后續散糧業務的拓展起到促進作用。該負責人表示,在外貿進口油菜籽業務方面,海隆碼頭將能更好地調節卸船效率與倉儲堆存利用率,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快捷的服務,服務周邊食用油和飼料加工等臨港企業,并吸引更多相關企業落戶廈門。
后續,碼頭還可依托新建倉庫拓展內外貿糧食業務,拓寬業務腹地,有效提高港口貨物吞吐量,充分發揮海隆碼頭“海西散糧龍頭碼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