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從國外進口的6.5萬噸大豆,開始分批運抵企業倉庫,這是公司今年首批進口大豆入庫,同時也是今年湖州地區首單大宗商品進口。得益于湖州海關的全力保障,這批貨值超兩億元的大豆僅用5天就完成了在上海碼頭的通關通檢全部流程,總計16天時間就順利運抵企業,為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提供了充足原料。
本次進口的大豆是企業用來生產食用油和飼料的重要原材料,貨物進口需要向海關報關,在以往公司需要往返湖州和卸貨的上海口岸,采用紙質文件報關,這在疫情期間會大大影響效率。如今海關推出的無紙化報關體系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沈為民表示,由于公司進口大宗商品需要屬地報關,口岸放行,所以以往都在湖州和上海兩個地方交替跑,無紙化海關報關系統推出后,只要在公司辦公室就能完成報關。
利用電子報關系統,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整個報關流程,海關工作人員會在后臺進行嚴格審核,大大提高了報關效率。從而使貨物整體通關通檢的時效也加快,大大減輕了企業的倉儲成本。
沈為民非常感謝湖州海關幫助協調,以往從報關到貨物運抵倉庫需要25天左右,這次總共只用了16天的時間,這對企業來說節省了很大的倉儲成本,為企業在疫情期間渡過難關提供了巨大幫助。
湖州海關駐德清辦事處還針對大豆進口重量證書后出的特點,積極指導企業采用關稅保證保險方式進口,該批貨物關稅總額大約2000萬元,有了保證保險,可以不用繳納關稅等額保證金,2000萬元的關稅可以在海關重量證書出來后6個月內支付,這將大大減輕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短期資金壓力。
為全力支持外貿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和進出口難題,湖州海關駐德清辦事處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在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的重要階段,致力于全力保障高效通關,為企業掃除開工難題。專門制定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條措施,同時,積極利用“杭州海關關企互動平臺”收集掌握企業涉及海關事務的合理訴求和意見建議,支持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