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凈虧7.5億,西王食品轉型后難“稱王”

    2020-05-10
    摘要:

    4月29日,西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西王食品凈虧損7.52億元,較上年同期盈利4.68億元由盈轉虧。

    新浪山東原創編輯/迦葉   本文綜合北京時間財經、同花順、新京報媒體刊文

    4月29日,西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王食品”)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西王食品凈虧損7.52億元,較上年同期盈利4.68億元由盈轉虧。

    從2016年收購加拿大運動保健品公司Kerr Investment Holding Corp(以下簡稱“Kerr”)開始,西王食品正式開始了轉型之路,收購Kerr的第二年,西王食品營養補給品收入已經超過植物油收入,成為西王食品主要收入來源。但近兩年,運動營養板塊業績增長明顯低于植物油業績增長,沒有達到盈利預期。

    此外,公司最大股東西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王集團”)頻頻陷入債務危機,也給西王食品前路籠上了陰影。

    20200510/be5fd2534b3ade77a3a542d200cd938c.jpeg

    △ 西王食品2017-2019業績概況(來源:新浪財經-鷹眼系統)

    01 一年虧損7.52億

    西王食品4月29日晚間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27億元,同比下降2.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7.5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4.68億;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7元。

    分產品來看,2019年,西王食品的植物油實現營收25.67億元,同比增長5.99%;營養補給品實現營收26.99億元,同比下滑8.94%;其他產品實現營收4.6億元,同比增長0.43%。

    針對2019年虧損的原因,西王食品發布業績預虧公告表示,虧損主因是因為公司調低了運動營養板塊境外業務未來的業績預期,并對海外子公司Kerr計提商譽減值損失約15億元至16億元。

    西王食品表示,受到運動營養品競爭格局變化、蛋白粉價格上漲的影響,子公司西王青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5.36億元,同比減少11.21%;凈虧損11.15億元,同比下降436.82%。據了解,西王青島主要負責研發、銷售運動營養補給品。

    而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Kerr因計提商譽減值損失,2019年凈虧損11.16億元。

    同日,西王食品還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報告,一季度,西王食品實現營收12.08億元,同比下滑12.68%;凈利潤同比減少15.44%至7758.2萬元。西王食品表示,營收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散裝油和運動營養品銷售減少,但包裝油銷量同比持平。

    02 轉型業務業績低于預期

    2016年6月,西王食品以7.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運動保健品公司Kerr100%的股份,外界也將此視作西王食品轉型的開始。

    從2017年起,西王食品營養補給品收入已經超過植物油收入,成為西王食品主要收入來源。根據2018年年報,營養補給品占營業收入比重為50.72%,植物油占比為41.44%,確實對公司業績起到明顯的拉升作用。但同比上年,營養補給品營收僅增長0.15%,植物油方面增長7.93%。Kerr的業績似乎沒有達到并購時的盈利預期。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近兩年來西王食品的增長都是依托保健品,糧油主業基本已經碰到天花板,所以這兩年的亮點都在保健品這部分。收購Kerr也使西王食品償債壓力大增。由于公司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籌集收購資金,其資產負債率從2015年底的22%增至2018年底的51%,2017年曾達到64%。此外,公司還于2018年初定增募集16.50億元資金,用于置換聯合收購 Kerr 80%股權的債務。

    西王食品介紹,2019年運動營養板塊境外部分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主要是因為2019年歐美專業運動營養市場銷售渠道發生變革,銷售由傳統的線下渠道向新興的線上渠道轉移。同時,人們的消費需求也由普通粉劑向RTD(即飲產品)轉變,對傳統蛋白粉行業有一定的沖擊,加之主要原材料乳清蛋白成本在上升周期,使得收入和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03 大股東債務壓頂

    根據西王食品2019年財報,公司最大股東為西王集團,持股比例占29.70%,第二大股東山東永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永華”),持股比例占22.6%。事實上西王集團和山東永華本就是“一家人”,山東永華為西王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說白了,西王食品背后的“王”只有一個,那就是西王集團。

    20200510/6671a0a65d70973f14cff88a6f40fabf.jpeg

    △ 西王食品“十大股東”(來源:新浪財經-鷹眼系統)

    2019年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中,西王集團位以450億元營收位列第379位。公開資料顯示,西王集團年產葡萄糖180萬噸,居亞洲第一;年產玉米油達60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60%。為此,西王集團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冠名“中國糖都(淀粉糖)”、“中國玉米油城”等稱號,是當地的明星企業。

    在一系列光環加身下,這家民營巨頭卻陷入不斷發酵的債務違約風波,僅去年一年就接連兩次被列為被執行人。

    2019年,西王集團先后被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青島市中院列為“被執行人”,前后兩次執行標的合計超過1.4億元。

    直到5個月后的2020年3月底,西王集團才終于與債權人協商并達成了以市場化債轉股、分期償債為核心的一攬子債務重組方案。具體來說,在方案一項下,留債分期清償的債權,自2021年開始每年12月20日前按比例償還本金,最后一期在2025年12月20日清償完畢。留債分期清償期間,按照1年期LPR年利率正常付息。剩余50%債權及其利息,在2021年12月底之前可以按照市價的9折轉為2.4億股西王食品的股票,或按照評估價值的9折轉為西王糖業49%的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該案系目前國內涉及資產及債務規模最大的和解方案,也是國內首例依托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違約金債券風險的案例。

    盡管西王食品稱,公司與西王集團各為不同的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和解協議》獲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對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在西王集團陷入債務危機期間,西王食品業績增長放緩,同時現金流大大降低。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