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鮑爾 萊妮·考夫曼 中外對話
全世界成千上萬種日常產品中都會用到棕櫚油,但我們對生產棕櫚油的油棕了解多少?
油棕學名Elaeis guineensis,人類至少從公元前3000年就開始了對它的利用。用油棕生產棕櫚油起源于西非和中非,目前全球大約有44個國家生產棕櫚油。
棕櫚油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植物油,2019年全球產量7600萬噸。盡管如此,棕櫚油僅占油棕生物量的10%。
那么,我們對這種熱帶作物的其他部分了解多少?事實上油棕不是樹,而是喬木狀草本植物。
油棕根部。
油棕的經濟壽命約25至30年,之后產量下降,同時樹干拔高,導致采收效率降低。壯齡油棕的旺產期一過,就會被拔掉重植。
將油棕連根拔起,通常需要使用重型機械或者非法砍燒,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土壤,使其變得容易流失,吸水能力變差,進而增加了強降雨期間周邊地區遭遇嚴重洪災的風險。
使用重型機械也會削弱土壤儲存水和氧氣的能力,導致土壤處于厭氧條件,無法為分解和保持土壤健康提供所需的營養和有機物質。
盡管有違現在的行業最佳實踐,但許多新的油棕種植園仍建立在曾經的泥炭地之上。這些泥炭地上的植被被清理一空、水被排干,豐富的生態系統和重要的碳儲存庫遭到破壞。
種植園活動不止會影響地下,附近的水源也會受到波及。種植園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農用化學品。這些化學品進入附近的小溪、河流和湖泊中,刺激藻類迅速繁殖生長,奪走其他水生生物的氧氣,這就是所謂的富營養化過程。
油棕種植園耗水量極大。在馬來西亞,一顆油棕每天平均用水約100升,一噸新鮮果串就需用水約24.3萬升,相當于一個奧運會游泳池用水量的十分之一。
油棕果串。
油棕一般長到第三年就開始結出十幾串巨大的果串,每串可重達30公斤。每個果串上最多可生長3000個油棕果。一棵油棕每隔兩周就可收獲新鮮的果串,因此產量很穩定。
小型農戶往往只是生產新鮮果串,他們會把果串賣給當地加工廠。
果串在加工廠內經過脫果,將油棕果和果串分離,剩余的空果串可回收用作護根物,或生產生物燃料。但目前加工方法大多成本高昂,導致小型農戶很難自行加工。
油棕葉。
在古代,人類就用不規則的油棕葉編織手工籃子、做屋頂、或用作治療傷口的草藥。但油棕的大規模種植改變了這種情況,油棕葉每天都被當作垃圾丟掉。
油棕葉平均長三米,每年每棵油棕樹砍掉約24片葉子,累積起來,就是很大的生物量。
除了用作護根物和生物燃料,種植園中還經常會見到一些油棕葉的創新用法。比如將油棕葉精心堆放在一排排油棕之間任其腐爛,從而形成一層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屏障,同時還能減少蟲害,補充土壤養分。
在許多種植園中,地上的植被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只有一堆堆的油棕葉。因此,它們也為生活在油棕林中的動物提供了棲息地。這些油棕葉中經常會見到眼鏡蛇、巨蜥、無脊椎動物和嚙齒動物。
油棕果。
棕櫚象鼻蟲是油棕的授粉昆蟲,對產量至關重要。東南亞引入棕櫚象鼻蟲之前,油棕的產量比現在低40%。
授粉后六個月,油棕果長到李子大小,逐漸從深紫紅變成明艷的橘紅色。
每個油棕果含油量約50%,果肉(中果皮)和果仁都可以榨油。
果子中心的果仁是棕櫚仁油的來源,這種深黃色的油常用于生產洗滌劑、化妝品、塑料和化學品。從果肉中提取的深紅色棕櫚原油可用于各種食物中。
樹干。
以前,人們認為樹干上的葉柄殘基會生長寄生植物或引發疾病,所以會將其剝去。最近,生產者開始留下這些殘基用于支持種植園中的土壤形成和生物多樣性。葉柄和樹干之間夾角凹陷處積累的浮土可供植物生長,并為無脊椎動物群落提供生境。
樹干可以作為其他生物的宿主,有利于生物多樣性。除此之外,油棕樹干芯部質地肥美,經常成為進入種植園覓食的大象、猩猩和野豬的美食。
油棕樹干是近乎完美的圓柱體,鋸和剝皮都很方便。但研究顯示,僅外層三分之一的部分足夠硬,可以用作實木。油棕木用途很少,而且因為質量低下,需要經過很多加工才適合用于家具或建筑,所以成本很高。
赤道地區約有1700萬公頃成熟的棕櫚種植園。行業在試圖盡可能地提高棕櫚油生產循環的可持續性,這個過程中,研究和開發油棕木的潛在用途是一個關鍵領域。
(請注意,插圖不能單獨轉載或使用,僅允許圖文共同轉載。翻譯: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