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業家
據36氪消息,阿里正以零售通為切入點,進一步深耕社區團購。
消息稱,阿里零售通事業部在籌備組建新的社區團購部門,該部門直接向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匯報。
便利店和菜鳥驛站在社區團購中都是最好的自提點,手握130萬家小店和數萬個菜鳥驛站的阿里,入局社區團購就有先天的優勢。但,阿里也面臨著與其他互聯網大公司的爭奪戰。
日前,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正式進軍社區團購,美團和阿里再度棋逢敵手。
阿里入局社區團購,真的能做好嗎?
阿里在2019年初便上線菜鳥驛站團購業務,用戶可在手機淘寶搜索“驛站團購”,選擇周邊的菜鳥驛站地址、團購商品,團購成功后可憑提貨碼至菜鳥驛站提貨。6月,菜鳥宣布將菜鳥驛站升級為“社會生活服務站”。這意味著,菜鳥將告別單一的快遞業務,拓展社區團購、洗衣、回收等業務。
此外,阿里于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先后兩次參投社區團購十薈團。同時,疫情期間,阿里系盒馬也開始了社區團購布局。
在疫情催化下,幾乎所有的品牌、商超和互聯網公司都在想辦法拓展到家業務。當前,隨著滴滴、美團等巨頭的加入,社區團購行業已經正式成為新老巨頭主導的戰場。入局門檻低,但競爭壁壘高,隨著美團、阿里入場,社區團購競賽正在進入新階段。
但是,錯過社區團購的窗口期,阿里的社區團購之路似乎沒有那么平坦。
阿里在革誰的命?
2016年,阿里啟動B2B平臺——零售通。數據顯示,零售通目前覆蓋了130多萬家小店(全國的“夫妻老婆店”680萬家左右),2019年全年GMV逼近300億,儼然成為快消品B2B行業的第一大平臺。
要知道,阿里零售通和京東掌柜寶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去中間化”理念,是不折不扣的鯨吞。所以,在最初的幾年,傳統經銷商人心惶惶,生怕被碾壓在新零售的車輪下。
幾年來,有康師傅、統一、可口可樂等巨頭積極擁抱B2B,但也有像農夫山泉、紅牛這樣的巨頭,堅決區域保護,維護現有經銷商體系。
2018年,廣州紅牛率先發布通知稱嚴禁經銷商、分銷商、二批商向其供貨,封殺目的是“維護市場價格體系穩定,維護經銷商和通路客戶利益”。
同年,針對另一B2B平臺易久批,農夫山泉發布聲明稱該平臺存在低價銷售公司旗下產品,影響正常銷售秩序的行為,同時要求經銷商須謹遵經銷合同約定,不得私自供貨。
但不久之后,易久批創始人王朝成就在公開場合表示,“農夫山泉禁止所有渠道與易久批合作,可是易久批所有的地方都有農夫山泉賣。”雖然明令禁止合作,但并不妨礙B2B平臺售賣品牌產品,品牌商與B2B平臺的關系越來越微妙。畢竟B2B強大的流量與數據,對誰沒有吸引力呢?
2020年,阿里巴巴低調推出了自有零食品牌“棒倍特”,在天貓超市獨家開售。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系幾乎掌握了中國的所有電商流量,擁有一手的上游工廠資源,并且掌握著準確的消費大數據。阿里此舉,不禁讓網友大呼:裁判員下場踢球了!
從2013年開始,立志要把傳統行業重新梳理一遍的互聯網行業,不僅帶來了快消品渠道的變革,還帶來生活方式的變革。
近年來,經銷商為企業做渠道融資,做終端配送,自認為很難替代,但實際上傳統經銷商的地位備受挑戰。創新與競爭瞬息萬變,我們看到了無數的新渠道,感受到了眼花繚亂的新玩兒法,過去二三十年被廠商視為命脈的傳統渠道,在新時代又將走向何方?
阿里巴巴是“讓天下的生意歸我做”,還是為行業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