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23日訊:為做好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制定工作,促進牡丹籽資源的開發利用,8月23日,《牡丹籽油》國家標準暨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在菏澤召開。
此次會議由菏澤市副市長侯婕主持,原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育才,菏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磊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質量中心副主任王正友,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李培武,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名譽會長王瑞元等參加研討會。
與會專家表示,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啟動暨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是一次在特殊時期、特殊地點召開的特殊植物油標準的研討會,也是我國食用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一次盛會,制訂出臺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可以更好地促進油用牡丹高質量發展。
牡丹籽油是中國獨有的木本油料。牡丹籽作為一種新型的木本油料,集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于一身,發展潛力巨大。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將油用牡丹與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一樣列入了發展規劃,我國油用牡丹產業發展速度令人鼓舞,油用牡丹種植面積由幾年前的幾十畝,猛增到2019年的近千萬畝,產業發展勢頭喜人。
目前,我國已正式立項木本油料國家和相關標準42項,其中已發布了25項,包括5項國家標準,20項行業標準,這些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木本油料標準體系已基本成型,涵蓋了核桃、油茶籽、油橄欖和牡丹籽等木本油料,這次牡丹籽油國家標準經充分討論后,也將盡快發布牡丹籽油國家標準。
原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中國經濟林協會牡丹產業分會專委會主任委員、首席科學家李育才是發展牡丹籽油的倡導者。“在國際交流和合作當中,沒有國家標準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缺失,當外國企業問及牡丹籽油的標準,我可以說α亞麻酸含量43.18%,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2.26%,但重要的國家標準我卻回答不上來。”李育材說,這次研討會把這個問題提到議程上來,把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安排好,會對牡丹產業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常務會長、河南工業大學教授劉玉蘭女士表示:牡丹籽油的起源地就在菏澤,這里的牡丹籽油生產和運用企業較多,在國內起步最早、也最好,規模化、系列化產業鏈發展最好,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引領者。所以,牡丹籽油國家標準暨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在菏澤召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這個產業專家、企業家們的訴求。另外我們感受得到,菏澤市政府對牡丹產業非常重視。
國家糧食和物質儲備局標準質量中心副主任王正友說:標準代表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會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標準化是一個產業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所以,盡快制定牡丹籽油國家標準,是牡丹籽油發展中勢在必行的一項重要任務。王正友還表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重要基礎,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達到6.64億噸,但國產油料長期對進口依賴程度較大。從現實生活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的食品質量,對食品消費需求也不斷提檔升級,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著整體消費的高質量發展,老百姓的糧油消費轉向了吃的好、吃的營養、吃的健康,食物植物油是糧油消費中變化最大發展最活躍的部分,而牡丹籽油的高質量、高品質特性恰逢填補空白,市場前景良好。
圍繞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制定和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與會代表聽取了牡丹籽油國家標準研制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農產品質量安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李培武,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技術委員會主任、武漢輕工大學教授何東平等專家和國內牡丹籽油企業家各抒己見,針對牡丹籽油標準化、產業發展等領域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探討研究產業發展路徑。
研討會最后,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武漢輕工大學教授何東平作了總結講話。
何東平表示,此次《牡丹籽油》國家標準暨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研討會的召開對于牡丹籽油國家標準的促成和油用牡丹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下一步,要讓牡丹籽油進入千家萬戶,通過科普教育,提高廣大消費者對牡丹籽油的認知度。要加快牡丹籽油專用加工裝備的研制步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將提高木本油料作物及其綜合利用(含牡丹籽油加工)的加工裝備和工藝研究列入國家有關科技發展規劃,以確保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減少生產成本,提高油用牡丹籽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