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北新聞8月26日電:稻谷黃了一半,離油菜種植尚早,但湖北省荊門市的農民卻忙開了。8月26日一大早,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四嶺村貧困戶李永儉、李華枝及村民們迫不及待地圍著村支部書記蘇永財,詢問高油酸油菜種植扶持政策,商議今年的種植計劃。
高油酸油菜,為什么會對農民有這樣大的吸引力?
農業部油菜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周永明說,高油酸菜籽油富含油酸,同時具有飽和脂肪酸低、必需脂肪酸含量適當的特點,是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優質食用油。目前市場上其他高油酸植物油如茶油、橄欖油價格明顯高于其他油品。掇刀區不適合種植油茶樹、橄欖樹,但適合大面積種植高油酸油菜,與種植普通油菜相比,高油酸油菜種植附加值更高。
李永儉與筆者算了一筆賬:高油酸油菜種子免費提供,除去旋耕、化肥、收割等費用,一畝凈收益590元,比普通油菜多增收140元,再加上政府給貧困戶的專項補貼,一畝凈收益是種植普通油菜的1.8倍。近兩年來,李永儉靠種植高油酸脫貧致富,對舊房進行了翻修,買了三輪車和旋耕機等農機具。
嘗到甜頭的掇刀農民,種植高油酸油菜積極性高漲。據區農業農村局劉政軍介紹,去年全區貧困戶種植高油酸油菜戶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全區種植面積將擴大到6萬畝。
華中農業大學周永明教授在國內率先育成高油酸雜交油菜新品種,并從2014年起,與荊門民峰油脂公司合作進行高油酸油菜產業化開發。掇刀區積極探索高油酸油菜種植模式 ,推行了“一合三化”:“一合”指村企合作,各村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與民峰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進行訂單生產;“三化”指的是“種植全域化、生產標準化、利益共享化”,逐步探索出了“企業組織實施、鎮村協調推進、農業全程服務”的推廣種植模式。
為將高油酸油菜打造成富民產業,荊門市、掇刀區、荊門市民峰油脂公司共同出臺價格補貼政策,惠利于民。對高油酸油菜籽每公斤補貼2元,補貼款項由三方各按三分之一分擔。華中農業大學、市、區、鎮農業部門提供全程免費技術上門服務。掇刀區實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行標準化、全過程管控。
掇刀區是高油酸油菜的發源地和核心區,荊門市是全國最大的種植基地。
荊門市民峰油脂公司是掇刀區推動高油酸油菜種植、加工的龍頭企業。公司不但推動農民種植,還單季流轉土地自己種植。截至目前,公司在團林鋪鎮七嶺村、丁廟村等村已流轉了土地1萬畝,并已簽訂了土地單季流轉合同。
高油酸菜籽油受市場歡迎嗎?荊門市民峰油脂公司積極探索多渠道拓展市場,取得良好效果。去年,公司加工了2000噸高油酸菜籽油,600噸油早已銷售一空,利潤是普通菜籽油的5倍。
掇刀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高油酸油菜產業的發展,是實現全區農業綠色發展、油菜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該區將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將高油酸菜籽油打造成為掇刀區特色農業的名片,真正讓高油酸菜籽油這塊 ‘綠色金字招牌’變成‘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