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供應鏈金融正在迎來一次新的變革。
日前,網商銀行對外表示,疫情正顯著加速消費品行業擁抱互聯網的速度,超過100家消費品品牌引入無接觸貸款,通過這一方式向上下游的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同時網商銀行公布了“數字供應鏈金融升級計劃”,正在實現和釘釘的全面打通,未來五年,預計將與1萬家品牌合作,通過供應鏈金融方式服務1000萬小微經營者。這意味著,供應鏈金融這一原本只有大品牌、大經銷商才能使用的金融工具將進入“普惠階段”。
消費品牌加速擁抱互聯網
疫情沖擊下,提升產業鏈數字化水平成為更廣泛的共識。
“今年我們這兒遇到洪水,馬上又中秋了,這段時間資金是比較緊張的。”益海嘉里安徽壽縣經銷商朱海說,以前當兵時參加過一線抗洪,這次在后方也一定不能讓老百姓缺吃的喝的。
7月份洪水影響達到高峰,激增的補貨需求,讓朱海一時間感到了資金周轉的緊迫。當時,益海嘉里已經引入網商銀行的數字供應鏈金融,朱海通過線上申請的方式,幾分鐘便獲得了260萬元的無接觸貸款。錢很快打到了益海嘉里的賬上。沒過幾天,朱海把新購的米面油等民生商品送到了大大小小的飯店、超市。
“以前基本上是經銷商自己到銀行做各種貸款,手續比較復雜,可能有抵押等條件。”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總經理王瑞表示,經銷商開通網商銀行的貸款后,對利率相對比較滿意,對手續的方便性也比較認可,特別是小經銷商得到的幫助比較大。
疫情放大了傳統供應鏈金融的痛點。五得利市場公關部總監劉子琦也指出,原來經銷商在貸款方面存在一些痛點,如金融機構貸款手續繁瑣,需要抵押擔保等,由此效率也比較低。當經銷商沒錢進貨時,以個人名義貸款利率比較高,相同金融機構在不同地域的政策也不統一。
最后留下一個共性問題,資金成為制約經銷商發展的主要因素。
“我們跟網商銀行合作以后,這些問題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解決。”劉子琦談到,“經銷商在線上就可以拿到款,根本不用出門,是無接觸式放款,而且是普惠金融服務,深受經銷商歡迎。”
“經銷商穩定了,‘青山’就在了。”妙潔業務本部總經理張振文說,妙潔主動擁抱互聯網,一方面加強線上渠道的銷售,另一方面引入網商銀行的無接觸貸款,以應對線下需求回暖,經銷商整體信貸通過率提升了20%,經銷商所拿到的無接觸貸款,只能定向用于采購貨品,保障資金流入實體經濟。
幾個月時間過去,妙潔不僅穩住了銷量,部分產品系列逆勢增長超過兩位數。和妙潔、益海嘉里、五得利一樣,立白、思念等百家品牌,也集中引入無接觸貸款,為經銷商業務持續增長解除后顧之憂。
相比于國外消費品行業的關店潮、破產潮,國內的快消品行業體現出了更強的戰斗力,尼爾森8月份發布的快消市場報告顯示,整個二季度,快消品各月銷售增速均在7%以上,完成V字反彈。
打通釘釘 全面升級供應鏈金融
“品牌商對供應鏈金融的數字化需求還遠遠未被滿足。”網商銀行供應鏈金融負責人王志譽透露,品牌商希望把供應鏈金融作為銷售渠道管理的一種手段,將金融資源向優質經銷商傾斜,向下沉城市的經銷商傾斜,并且做到靈活管理,只有供應鏈上的小微企業強大了,品牌自身才能強大。
面對這些需求和痛點,網商銀行宣布對數字供應鏈金融進行全面升級。一項重要舉措是網商銀行會與阿里經濟體內的釘釘、阿里云等資源打通,把供應鏈金融嵌入企業數字化運營的場景之中。
“有3000家品牌已經在釘釘完成了企業認證,而這些品牌的經銷商,也已經通過釘釘在進行采購訂單管理、數據分析、與品牌商線上溝通互動等工作,如果金融服務可以與這些環節充分融合,無疑可以極大便利這些小微企業主。”王志譽表示說。
除了打通釘釘,在這一升級過程中,網商銀行還將上線“數字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作為消費品牌管理自己經銷網絡的“生意參謀”,品牌商可通過平臺了解經銷商信貸履約情況,參與提額、降息等信貸環節。而這一升級計劃,也將持續向金融機構、產業鏈開放,讓更多中小品牌、中小經銷商和終端門店獲得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
數字供應鏈金融是網商銀行未來發力的重要方向,王志譽認為:“這些供應鏈上的小微企業,和線上電商、線下碼商的重合度不到10%,我們相信,通過這一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全國小微企業的貸款可得率,讓資金更好地進入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