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
9月24日,《紅花籽油》《葡萄籽油》國家標準研討會在四川眉山召開,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標準質量中心助理工程師袁強、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任何東平等出席會議并講話。
袁強在講話中說,紅花籽油和葡萄籽油是一種集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于一體的油脂,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油脂的加工和利用,離不開標準的引領,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充分發揮油脂標準引領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油脂的價值。2019年10月國家標準委下達《紅花籽油》和《葡萄籽油》修訂計劃,作為糧油標準歸口管理單位,希望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督促起草組加快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并按程序上報糧標委上網公開征求意見。
王瑞元說,紅花籽油、葡萄籽油雖然產量不大,但都是優質高端食用油,是沒有批件的“功能性食用油”,是特色油品、健康產品。紅花籽主要在新疆種植,僅塔額盆地年種植達30萬畝,同時,新疆葡萄種植達到180萬畝。近年來,為滿足消費者對高端食用油的需求,我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較多的紅花籽,根據中糧集團提供的海關統計數據,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約為3~4萬噸的紅花籽。
何東平表示,修訂紅花籽油標準不僅可推動我國紅花籽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也有利于引導紅花籽加工企業采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提高紅花籽綜合利用水平,規范紅花籽油產品的貿易等;修訂葡萄籽油標準不僅可推動我國葡萄產業的發展,使葡萄籽油在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等行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也有利于督促葡萄籽相關加工企業采用科學合理的生產技術,提高葡萄綜合利用水平。
“現行的《紅花籽油》和《葡萄籽油》國家標準是2009年1月20日發布實施的,已經有11年了。”何東平在接受糧油市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新修訂的《紅花籽油》和《葡萄籽油》國家標準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明年上半年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實施。
中糧油脂西部區總經理趙華表示,中糧油脂高度重視特色油品的市場研發,并將持續投入更大資源,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安全優質、營養健康的綠色糧油產品消費需求。中糧油脂西部區作為兩個國標修訂起草單位,將以規范化、標準化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薛雅琳研究員作《紅花籽油》和《葡萄籽油》國家標準修訂報告。
目前,我國紅花播種面積每年在45~90萬畝,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紅花主產區之一,總產量占世界的80%以上,而新疆種植面積占全國的80%以上。紅花籽含油25%~37%,含粗蛋白15%~19%,種仁含油可達55%以上,是一種典型的小宗油料作物。
我國葡萄產量居世界第一,栽培面積居世界第三,鮮食葡萄約占世界產量的50%。葡萄籽是生產葡萄酒過程中的廢棄物,2000年之后,我國開始關注葡萄籽的利用。葡萄籽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其中含油量在13%~17%,原花青素含量則高達 130 mg/g,蛋白質含量也有 80~95 mg/g,也含有單寧、白藜蘆醇和各種礦物質等,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
葡萄籽油是高營養食用油,在國際市場上備受消費者青睞,不少國家已用葡萄籽油逐步取代其他植物油。我國葡萄籽油雖然開發較晚,但發展很快,產量逐年攀升。
本次會議由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分技術委員會主辦、中糧油脂?西部區中紡糧油(四川)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