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一雙節期間,國內字文化創意品牌“字在”聯合金龍魚推出“稻香·字在定制款”稻米油產品。
柴米油鹽是最具煙火氣的商業品類,文創品牌進入并賦能共創,這是頭一回。
一瓶稻米油,淡淡稻米香,清香而不膩。金龍魚作為行業龍頭,投入數十年的精力,研發出這一食用油品類,匯聚了金龍魚人的純粹國產精神:
2016年,金龍魚谷維多在日本奪得稻米油國際品質大獎,一舉擊敗了日本的眾多本土米油企業。2018年,產品正式登陸日本、北美、歐洲等市場,是中國食用油為數不多走向海外、并在發達國家市場獲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產稻米油。
2020年,金龍魚蓄力推出“稻香”,主打私房菜食用油。產品是國產,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精神。
劉美松表示,漢字文化體現的是中國人的精神文化。“詩詞歌賦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柴米油鹽何嘗不是老百姓的踐行方式?我們往往在一方的飲食文化中,了解到一方人的精神性格。”
“字在”與金龍魚的合作水到渠成,漢字文化與稻米油產品融為一體,“稻香·字在定制款”誕生了。
產品包裝采用古樸、簡易的黑白手繪風格,描繪了一大片成熟的稻田,極具視覺沖擊力。
“字在”最具辨識度的產品元素:四字印章,設計安放在產品盒正面左下角,突出“私人訂制”的概念。
同時,“圓”字紅色禮盒封套和賀卡的搭配,恰當地呈現高端禮品屬性。
錦上添花,文化賦能產業是未來風口
2018年被稱為國風/國潮元年,以百雀羚為代表的國貨老字號紛紛復古回潮,《上新了!故宮》《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持續探索中國文化精神與商業變現之間的可能。
如何將文化元素轉化為商業價值?如何讓陽春白雪的文化內容走入尋常百姓家?這是文創行業人正在摸索的命題。
過去,對于牽系著人們衣食住行的產業而言,實用性最為關鍵,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對文化、審美的元素重視。不僅要好用,還得好看,還得契合和傳遞某種精神價值。
文化元素對于各產業來說,是錦上添花。因此,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餐飲……各行各業出現了文化與商業的碰撞。在“文化+”的商業浪潮下,“字在”做出最新嘗試,這是源自對字文化創意的自信。
8月26日,深圳南頭古城正式開街,“字在”入駐其中,坐擁5層樓,打造獨特的字文化產品互動空間;
10月初,“稻香·字在定制款”稻米油正式面世,在“字文化賦能產業”戰略上邁出第一步。
“后疫情時期,字在的工作重心很明確,堅持三個‘一’:開好一家店,賣好一瓶油,做好一件事。”劉美松說道。
將南頭古城新店開好,它是字在門店運營多年經驗的匯總與升級,打造這個具有深圳本地歷史文化特色的店,意味著做好一個可復制、可傳遞的模板,未來,字文化產品互動空間可以在全國落地。
“賣好一瓶油”這是字在當前的重要工作,品牌及團隊經過快消行業的煉造后,更具備讓字文化賦能產業及落地的整體實力。
“做好一件事?這個我先賣個關子。”劉美松笑道,他表示,接下來,“字在”將為消費者及各產業帶來更多驚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