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
近期食品板塊表現較為瘋狂。
12月14日,申萬食品飲料指數盤中刷新歷史紀錄最高點。而今年以來,這一指數已累計上漲超過70%,在全部28個申萬一級行業同期漲幅最多,可謂是一騎絕塵,表現強勢。
顯然,在經歷了前段時間的盤整,食品飲料板塊再次崛起,吸引了市場的眾多目光。
在眾股之中,上市剛好兩個月的金龍魚的股價走勢有點意思。
在上市之前,市場還在討論它能不能撐得起2000億的時候,人家已經躍上4000億的龍門了!
在14日股價大漲超9%之后,今日繼續攀升,越過11月17日盤中創下的歷史高點(75.96元),升至76.85元,最終收于75.89元。而上市以來其股價已累計漲幅超過195%,最新總市值為4114億元。
金龍魚,這一魔性循環著“1:1:1”廣告詞的家喻戶曉的國民級別品牌,在登陸資本市場之后的表現有些看頭。
曾創下創業板史上最大IPO,募集金額高達139億,目前市值超過4100億,同業企業東凌國際、西王食品、道道全的市值之和都難以望向其背,要知道格力電器不過3600億,而其估值開始在業內直接對標6300億的海天味業了。
面對這一千億市值的新生消費股,明晟指數又將其納入MSCI全球標準指數,廣大股民興奮了,紛紛直呼“油中茅臺”、“下一個海天味業”....只能說這一光環十分耀眼了。
而金龍魚作為初出茅廬的資本市場新人,如今可以擁有這一漲勢,只能說是業績成長性的樂觀預期以及市場資金炒作所帶來的雙重作用所致。
高估值的底氣幾何?
金龍魚的高估值預期來自市場對其講述的故事給予了信任。
首先,雖說金龍魚屬于一外資企業,但其憑借既有的國民度已在食用油市場上擔起“老大哥”的地位了。
受益于消費升級,食用油行業繼續邁向質變的提升,在包裝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上不斷發力,其中,金龍魚作為頭部標的,憑借已構建的護城河利于穩固高質量發展,競爭優勢依舊存有,2019年小包裝食用油、包裝米、包裝面粉市場份額分別為38.4%、18.4%、26.7%,均為市場第一。
雖說近年來,其在經營發展上已顯出頹勢,但在一定時期內,其擁有的龍頭份額還難以被撼動。
同時,近期成本端的變動或為其提價能力帶來了較為積極的預期,畢竟由于糧油行業原材料成本占比較高,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來頻頻出現漲價情形,公司產品終端價格便會存有一定的提升,利于增收,進而刺激了股價的大漲。
“11月30日至12月6日,豆油、花生油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6%和0.3%,菜籽油價格環比基本持平。其中,鄭州、合肥、南寧豆油價格分別上漲4%、3.6%和2.8%,濟南、鄭州、呼和浩特花生油價格分別上漲3.5%、1.4%和1.2%。”——商務部數據
當然,既有的歲月靜好的故事并不足以吸引人,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永遠想要新的故事以及其背后的想象空間。
眾所周知,金龍魚雖體量龐大,市場份額占據頭部地位,但其盈利能力不夠漂亮,2019年金龍魚營業收入1707.43億元,凈利潤55.64億元,凈利率卻只有3.26%,這一被稱為“油中茅臺”的標的凈利率不過只是茅臺的零頭。
要知道糧油米面產業的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官方調控,產品漲價也有所受限,無法真正提升金龍魚等企業的盈利水平,再加上這一市場已基本飽和,金龍魚即便是作為“行業一哥”,也沒有可以再大展身手的空間,因此,尋找新的增長點尤為關鍵。
于是,金龍魚選擇擁抱一個新故事,通過品類擴張(發力中央廚房、冷凍面團、酵母、調味品等細分領域)來培育新的增量空間。
2015年金龍魚所屬的益海嘉里與中國臺灣老字號丸莊醬油正式簽約,成立丸莊金龍魚(泰州)食品工業有限公司;
2017年與臺灣丸莊共同投資建設了丸莊益海天然釀造醬油項目,可年產16萬噸優質醬油;
2019年丸莊益海天然釀造醬油項目舉行產品上市發布會,推出一系列高端醬油新品;
2020年6月,上述這一項目在重慶江津正式開工建設,投建項目含火鍋底料、川味復合調味料等。
就拿調味品來說,相對于糧油產業,這一市場的發揮空間更大且品類多元化,金龍魚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品牌影響和渠道能力,去切進市場分一杯羹,利于其提升營收,進而鞏固市場份額。
“ 公司調味品領域并沒有要超過海天的計劃,因為海天在現有市場上已經建立并占據了巨大的市場份額....但我們相信,我們的優質產品可以在調味品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金龍魚
當然,隨著金龍魚的深入布局,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競爭,而雖說市場對金龍魚具備的頭部效應有所期待,但目前來看,其還在構建中的調味品產品線并不能與中炬高新、海天味業等去抗衡。
食品飲料股再受資金偏愛
而除去基本面以及公司戰略方向帶來的利好之外,包括金龍魚在內的食品股近期大漲的原因還是在于“資金抱團”的效應。
雖說疫情在前期使得多數行業受到重挫,但疫情以來,遵循“民以食為天”邏輯,食品飲料行業具備較高的抗風險能力,對復工復產反應較快,使得市場投資者加強了對這一板塊的業績和估值方面的積極預期。
無論是海天味業的估值從年初的50倍PE增至接近百倍PE,還是金龍魚從34倍PE升至60倍PE,都可以看出,食品板塊整體受到了資金的熱捧,且漲幅驚人。
雖說9月后食品飲料板塊出現了持續性的分化,但融資盤的加倉行為依舊不斷。
9月以來,融資盤凈買入食品飲料行業金額達到56億元,買入金額位居申萬28個大類行業第五;且此前申萬食品飲料行業融資余額達到506億元,創出年內新高。
尤其是在12月大盤出現下調性震蕩之時,由于食品股的成長性邏輯相對堅定,具有向上修補的需求,市場投資者習慣于鐘情于此,資金便紛紛投向防御性強的品種。
以上一周(12月7日~12月11日)為例,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全周累計凈流出2060.09億元,其中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里,食品飲料行業全周逆市凈流入67.76億元居首,周漲幅1.19%。
再加上年末已至,基于節日效應疊加成本漲價預期,不少子行業提價也逐一落地,穩固了食品飲料作為大消費板塊的上漲預期,這也就是為何近期食品股逆市上漲,表現積極的原因。
結語
對于金龍魚來說,作為一個長期布局傳統產業的企業,登陸以科技創新為主基調的創業板本就耐人尋味,如今市場對其存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基于頭部效應的光環,畢竟其擁有占優的品牌、渠道、規模優勢。但隨著市場預期的提前消化利好不再,如何在這一高估值下去維持業務的成長性才是關鍵。
其所在的食品飲料板塊也是如此。近期市場資金對“五美”品種(美食、美容、美景、醫美、美酒)不斷投向橄欖枝,其中,食品飲料股的漲勢也較為高昂,但還是那句話,隨著估值不斷接近高位,短期內漲勢過于積極存有明顯的波動風險,雖說食品板塊,尤其是子行業細分龍頭效應在長期具備積極態勢,但仍需警惕回調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