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油加工板塊2020年漲幅超140%,金龍魚覬覦調味品道道全做菜籽油“文章”

    2021-01-12
    摘要:

    糧油加工板塊2020年可謂熱鬧非凡,漲勢如虹,糧油加工板塊年內漲幅高達140.61%,龍頭穩固中小企業小賽道發力。

    消費日報

    糧油加工板塊2020年可謂熱鬧非凡,漲勢如虹,糧油加工板塊年內漲幅高達140.61%,同年10月份食用油龍頭金龍魚初登資本市場,股價至今翻了3倍還多,總市值接近8000億元。

    A股糧油加工板塊的上市公司僅有四家,按市值(截至1月8日收盤)高低分別為金龍魚(7861.9億元)、金健米業(70.94億元)、京糧控股(63.76億元)和道道全(52.86億元)。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初,我國共有33.4萬家食用油相關企業,廣東省以6.44萬家位居第一,山東、福建分列二三名。近年來,相關企業年注冊量直線攀升,2020年新注冊量達到7.8萬家,同比增長39%。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表示,隨著整個新生代的這個消費思維跟消費行為發生了變化,中國的快消品行業進入了一個精準細分的階段,所以允許有更多的這個企業參與進來的,為小而美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的空間。

    龍頭穩固,中小企業小賽道發力

    食用油市場規模龐大,但是無論從產量和銷量來看,近兩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態勢,似乎已經觸及天花板。截至2019年底,我國包裝食用油市場規模(按零售額)達到1030.71億元,2005年—2013年市場規模增長較快,CAGR為15.4%,但2013年以來市場規模增速一直萎靡,CAGR為1.5%。從我國食用油產量和消費量來看,2019年我國食用油產量為2640萬噸,2012年至2019年CAGR為1.5%;消費量為3339萬噸,2012年至2019年CAGR為2.8%。我國食用油產能出現過剩,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

    雖然食用油需求增長乏力,但賽道熱度仍舊不小。企查查數據顯示,近10年全國食用油相關企業注冊量呈大幅增長的趨勢,2011年注冊量為1.4萬家,2016年首次突破3萬家,2020年注冊量達到7.8萬家,同比增長39%。朱丹蓬表示,隨著整個新生代的這個消費思維跟消費行為發生了變化,中國的快消品行業進入了一個精準細分的階段,所以允許有更多的這個企業參與進來的,為小而美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的空間。從注冊資本看,根據企查查數據,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的食用油相關企業占據了61%的市場份額,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則占3%。

    行業龍頭地位已然穩固,中小企業只能另辟蹊徑,從小品類賽道發力。金龍魚2019年的是市占率為38.4%,其次是中糧集團(12.5%)、山東魯花(11.2%)、上海良友(4.7%),行業頭兩把交椅市占率已達54.7%,前五名達67.4%。從收入規模來看,2019年金龍魚、中糧集團食用油的收入分別為815億元、156億元。在關鍵品類如大豆油、調和油、菜籽油上,中小企業難以望其項背,但如山東魯花花生油、西王玉米油等企業通過細分賽道來打出一片天地,2019年食用油銷售規模分別為70億元、26億元。

    進軍調味品賽道,金龍魚“危”與“機”并存

    金龍魚作為食用油板塊的絕對“一哥”,自從2020年10月份正式登陸創業板以來,股價節節攀升,市值僅次于寧德時代。但連漲多日的金龍魚突然熄火,1月11日午后開盤,金龍魚跌幅超10%,成交額超80億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 2020年前三季度,金龍魚雖然實現了1399.93億元的營業入,但凈利潤僅為54.43億元,凈利率為3.89%,由此來看,作為“一哥”的金龍魚的盈利能力也讓人擔憂。當然,這是由于糧油賽道的屬性決定的。糧油市場價格受國家嚴格管控的,金龍魚的提價空間很小,只能走薄利多銷的路子,若上游原材料如大豆、水稻、小麥等價格,金龍魚也無力掌控。從公司招股書來看,2017年由于豆油原材料等價格上漲,金龍魚毛利率收縮至16.4%。

    無論從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來說,食用油賽道似乎對于金龍魚來說,已經沒有想象空間了,于是金龍魚把目光投向了調味品。2017 年金龍魚與臺灣丸莊共同投資建設丸莊益海天然釀造醬油項目,2019 年丸莊醬油高端產品上市,調味品板塊還包含“梁汾”品牌醋及金龍魚芝麻油。

    金龍魚為何選擇掘金調味品市場?這點可從海天味業可知。兩者都作為龍頭企業,海天味業是擁有核心定價權的企業,在產業鏈上有話語權,凈資產收益率在30%以上,從盈利能力上,金龍魚是比不了的。此時發力海天味業等早已深耕并占領市場先機的調味品領域,金龍魚應該是機會和風險并存。朱丹蓬對此持樂觀態度,他表示金龍魚油既具有品牌效應、也有規模效應,進軍調味品市場難度不大。

    道道全擴產菜籽油,短期業績無憂

    從食用油細分種類來看,花生油、菜籽油以及大豆油維持著全國前三的地位。

    其中,花生油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占總量的43%,菜籽油、大豆油緊隨其后,分別占總量的30%、13%。道道全作為菜籽油行業龍頭,在食用油行業站穩腳跟。2020年前三季度,道道全實現收入38.1億元,同比增長36.6%,歸母凈利潤為9020 萬元,同比下降29%。

    業績表現不如人意,道道全10億元定增擴產的公告,也引起了投資者的爭議。9月28日晚,道道全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此次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70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分別投入到靖江食用油加工綜合項目一期(2億元)、岳陽食用油加工項目二期(1億元)、茂名食用油加工項目(5億元)及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據道道全計算,上述三大實體項目建設完成并達產后,預計合計將達到年銷售94.3億元、凈利潤5.17億元。

    從市場容量來看,菜籽油消費量略有下滑。西南證券研報顯示,菜籽油產量于2017年達到頂點后呈下行趨勢,2019年我國菜籽油消費量為798萬噸,比2018 年菜籽油消費量834萬噸略有下降。從這一市場趨勢來看,道道全擴產之后產能如何消化似乎也是難題,因為道道全的存貨是逐年攀升的,據公司公告,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道道全存貨分別為5億元、8.99億元和6.5億元,尤其是2019年大增了79.37%,而同期的營收卻只增長了14%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司的產能消化情況在這一年并不是太好。

    但短期來看,菜籽原材料價格下行,同時道道全一度提價兩次,業績有了保障。自2015 年以來,我國菜籽油價格處于震蕩上行的態勢, 2019年由年初6357 元/噸上漲至年末7738 元/噸,2020 年3月一度回落至6674 元后逐步反彈。西南證券認為,當前國產菜籽已陸續上市,對國內菜籽油供應形成有效補充,同時全球疫情,對菜籽需求減少,中短期看,未來菜籽油價格或將出現回落。另一方面,道道全與2019年三季度和2020年3月份持續兩次提價,總提價幅度接近10%,疊加來看,道道全業績似乎無憂。

    大舉擴產菜籽油的同時,道道全發力小油品,2020 年下半年逐步推出茶籽油、核桃油、特色菜籽油等高附加小油品,形成菜籽油+特色小品種油的產品組合,這一亮點,似乎可以成為道道全業績的另一突破口。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