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
才下午2點多,河南省許昌市某鄉鎮的王英(化名)就開始把超市門口一些作為樣品擺放的禮盒往店里回搬了。“今年沒敢備那么多貨,現在店里快沒貨了。”
才到大年初五,年貨就快賣到斷貨了,今年火爆的鄉村禮品市場,是開了10多年鄉村超市的王英沒有想到的,而且,她想補貨,許多供應商也告知手里已沒有存貨。
王英的超市位于該鎮中心的一個三叉路口,絕佳的地理位置,吸引著走親訪友的人們在此駐足、選購禮品。超市面積有200多平方米,一樓是擺放各種商品的超市,她和家人則在二樓居住。
雖然超市面積并不算小,但為了能賣出更多禮盒,每年春節,王英總會帶領家人,在超市門前的空地上也擺滿各種大大小小的禮盒,以方便南來北往的顧客們選購。每天早上,便全家齊上陣,大家一陣手忙腳亂,將各種禮盒搬出,到了晚上,再將各種禮盒次第搬回超市內。
“別人過個春節,都是吃得白白胖胖,可我們家,卻是累得各種腰酸背痛。”不過,王英說,再累,總還是值得的,每年春節,她的這個超市,總能給她帶回30多萬元的營業額,僅大年初二一天,就能貢獻小5萬元的銷售額。
但這樣的好光景并未在去年(2020年)春節期間延續。
“(2020年春節期間)虧了有20多萬。”王英說。當時,她根據往年的經驗,同樣在春節到來之前,便開始為超市儲備火腿腸、牛奶、酸奶、飲料等各種禮盒包裝,結果,臨近春節,突然開始緊張的新冠疫情,以及隨之而來的封城,往年熙熙攘攘走親戚的人,再也沒有了蹤影。而她辛苦備下的各種禮盒,眼看保質期臨近,也不得不忍痛處理。“好些快過期的酸奶、牛奶禮盒,我都是10塊、20塊一提往外處理的。”令王英欣慰的是,一些品牌的廠家、經銷商,及時將這些快過期的禮盒年貨回收、調貨,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即便如此,這仍然成為她這些年跌過的最大一個跟頭。
王英的丈夫也因此有些心灰意冷,2020年7月,他動了關掉超市的念頭,為此,他甚至去了貴州省的茅臺鎮,去和貴州茅臺集團旗下的一款醬香酒品牌談起了區域代理,還專門帶回了好幾件白酒讓朋友們品嘗,前前后后忙活了小半年,最終還是因為王英實在舍不得放棄經營多年的超市,被擱置了。
“再干一年吧,疫情總會過去的,今年,總不至于還跟去年一樣慘淡吧。”王英雖然這樣對丈夫說著,但她心里其實也沒底,今年(2021年)春節,誰知道會不會像去年一樣,臨近春節了,疫情又突然開始反彈起來?
甚至連常年給他送貨的上游經銷商也有些緊張,不敢向廠家大批量進貨。
最終,王英只進貨了30件健力寶飲料的禮盒套裝,以及包括食用油、牛奶、酸奶、飲料、面包等近十種禮盒在內的數百件貨品。這個數量,只相當于往年進貨量的80%。
在忐忑之中,王英迎來了2021年春節,雖然在各地政府倡導的“就地過年”號召下,很多在外就業的人們未能及時返家,但王英的超市,還是迎來了“豐收”:剛過大年初四,備貨的30件健力寶禮盒,就被銷售一空了,其它諸如酸奶、飲料等禮盒,也只是剩下寥寥數件了。
大年初二,是王英帶著家人回娘家的日子,為了不影響超市里的銷售,王英只好讓丈夫待在家里,自己帶著女兒、女婿回娘家,結果,大中午的,正在娘家吃團圓飯,天空突然開始飄起零零星星的細雨,王英擔心禮盒被淋濕,趕緊放下尚未吃完的碗筷,急急忙忙往回趕。
此后幾天,為了不被顧客發現禮盒即將清倉的尷尬,王英便把超市里一些準備處理的紙箱擺放在最下面充當底座,繼續營造出備貨充足的跡象。
2月16日上午,已經是大年初五了,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看到,仍然不斷有開著各種車輛走親訪友的顧客,把車停下,駐足購物、備貨。到下午2點多,僅剩的一些禮盒也被搶購一空了。
“明天就沒法出貨了。”王英感嘆說,這么多年,除了去年那種特殊情況,像今年這種提前把禮盒賣完,還是頭一回。“往年會一直賣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今年也想繼續賣啊,但是沒貨,你說咋辦?”王英也曾先后多次聯系常年給她供貨的經銷商,但得到的回復是,自己的存貨也早沒了。
王英發現,和往年相比,今年的鄉村送禮趨勢,也開始呈現出一些新變化:一個是,往年暢銷的盒裝方便面、方便面包等禮盒,今年竟然很少有人去買了,大家愿意去選購的,更多是一些酸奶、牛奶以及各種白酒、飲料的禮盒套裝;另一個是,和去年相比,今年大家走親訪友的熱度,也比往年更頻繁了。初二回娘家,大家成件購買的,是食用油、白酒等高單價禮盒,等到了初三、初四,一些單價幾十元左右的酸奶、飲料等禮盒開始暢銷起來。
問起明年,王英的內心多了一些自信,“疫苗也研制出來了,疫情也該過去了,明年,還是得多備點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