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再給你們10分鐘時間考慮,能配合就好好配合,不配合我們就采取強制措施了,這不是跟你們商量。”
2月19日下午,位于四川達州渠縣工業園區的通濟油脂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通濟油脂公司”)廠區內,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僵持后,法院執行人員發出“最后通牒”。不久,一輛載重38噸的食用油運輸車開進廠區,過磅、開泵、放油。
↑通濟油脂公司。
當日,成都武侯區人民法院執行人員驅車近300公里趕到通濟油脂公司,對該企業涉及的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進行強制執行。執行物品為2500噸價值2000萬元的菜籽油。
2000萬訂金采購菜籽油
兩年多過去油沒拿到訂金也沒退
2018年5月9日,四川某物流有限公司(下稱“物流公司”)與渠縣通濟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簽訂《菜籽油產品購銷合同》。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一單高達2億元的訂單。合同約定,物流公司向通濟油脂公司采購菜籽油產品,物流公司向通濟油脂公司支付10%合計2000萬元訂金。同時約定,該訂金于合同期滿、終止或解除5日內退還或一次性按進價回購菜籽油。合同約定期限為一年。
同日,雙方簽定《動產質押合同》,約定通濟油脂公司將位于廠區內13號、14號罐不少于2500噸的95型小榨菜籽油質押于物流公司,擔保范圍為物流公司支付的訂金、違約金、損失金及實際權和質權的費用。
“這畢竟不是小合同,涉及的金額很大,質押也是為了降低企業的風險,相當于一種擔保。”物流公司一名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除了質押外,通濟油脂公司兩名主要負責人還出具了《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書》。2018年5月16日,物流公司向通濟油脂公司付款2000萬元。
然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通濟油脂公司并未按照約定執行。在2019年5月31日,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時,既沒有交付菜籽油產品,也沒有退還訂金。
“我們催了無數次,但對方一直拖欠不付,最后只能走法律途徑,但依然拖著不履行,到現在已經兩年多時間了。”物流公司負責人稱。
法院查封2500噸菜籽油,司法拍賣兩次流拍
物流公司的訴訟獲得了法院支持。不過,通濟油脂公司始終沒有執行法院判決。
2020年7月,成都武侯區人民法院作出了裁定,將通濟油脂公司此前質押給物流公司的13號、14號兩個儲油罐共計2500噸的菜籽油進行了查封。
↑法院查封的儲油罐。
此后,法院于2020年9月先后兩次對查封的菜籽油進行司法拍賣,拍賣價格按一萬元一噸計算,合計2500萬元,但因無人報名參與競價而流拍。
無奈,物流公司最終決定以最后一次的流拍價2000萬元接受這批2500噸的菜籽油。“沒有錢,就只有拿這些油去變賣處置。說實話,我們也不是專業人士,并不想要這些油,而更想要他們退款。”物流公司負責人說。
然而獲得菜籽油的所有權后,在提取時卻遭到了阻礙。由于油儲存在通濟油脂公司廠區,通濟油脂公司并不配合,且涉及噸數太大,物流公司難以順利將油提走,變現也就遇到了阻礙。
不得已,物流公司只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強制執行遇阻
僵持兩小時后下“最后通牒”:給10分鐘考慮配不配合
2月19日,成都武侯區人民法院執行人員驅車近300公里來到通濟油脂公司,計劃對被查封流拍的2500噸菜籽油進行強制執行,但遇到了不順。
在現場,通濟油脂公司主要負責人始終未能出現,而幾名臨時負責人也并不配合。物流公司所調配運輸車輛也一時難以進入,通濟油脂公司始終打著“太極”。
“確實是我們的錯,但再緩一緩嘛,這么長時間都過了,也不急這一兩月。”一名通濟油脂公司臨時負責人說,“再等一等,我們資金來了后就支付,不然企業死了,你們把油拿去賣也會折價。企業確實不好做,也沒辦法一下拿出這么多錢啊。”
“已經兩年多時間了,已經給了你們很多次機會了。”對此,物流公司現場負責人并不接受。
面對執行人員,該名通濟油脂公司負責人表示:“不用走到這個地步吧,大家好商量。”“但你們也要換位思考啊,已經給你們做了多次工作,你們還是沒有履行啊。”法院執行人員回答。
兩個小時過去,雙方仍處于僵持狀態。隨后,法院執行人員只得發出“最后通牒”:“再給你們10分鐘時間考慮,能配合就好好配合,不配合我們就采取強制措施了,這不是跟你們商量。”
不久,僵局突破。一輛載重38噸的食用油運輸車開進廠區,過磅、開泵、放油。
不久,一輛載重38噸的食用油運輸車開進了廠區,過磅、開泵、放油。
2500噸油要轉運多久呢?據現場人員計算,以35噸裝載量的運輸車來計算,至少需要71車。而每車裝滿需要近一個小時,如此,平均一天裝車10輛也需要一周時間。
那如何保證后續物流公司轉運的順利進行呢?執行人員表示,后續將催促物流公司增加車輛,抓緊時間加班作業,會繼續在現場推進執行工作。